第二十五章 分工 (第1/3頁)
搖搖-欲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棣對這個地球儀的重視,要遠遠超過了朱瞻基的想象。
他不僅派出了一個兩百人的太監隊伍,時刻嚴守興慶宮,還將興慶宮的主樓列為了禁區。
除了少數幾個人,其他人等都不能登上興慶宮的二樓。
而且,當天下午,內監,錦衣衛,包括五軍都督府的三支人馬,分別奔赴寧波。
朱棣倒不是不相信金闊,更主要的是防止金闊做事不嚴密,洩露出了機密。
不過朱瞻基和金闊早就考慮到了這個情況,將所有接觸過這批鬼佬計程車兵都已經集中了起來。
他們因為語言不通,其實根本不知道他們從哪裡來。
被關進市舶司以後,除了領頭的鬼佬,其餘人都是直接關進大牢。而領頭的鬼佬被金闊單獨關了兩個月又殺掉,他們遭受暴風雨的船上的東西,大部分也被市舶司收了起來,一些故意燒掉。
剩下的一些航海的用品,生活用品,這些都不會洩露多少秘密。
至於哪些是被金闊收起來的,那些是朱瞻基塞進去的,也就只有一個金闊知道。
所以,這些調查哪怕疑點重重,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金闊說謊。
當朱棣派的人從菲律賓,從日本找到金銀礦,那個時候,自然就再不會懷疑這批東西的來歷了。
朱棣忙,朱瞻基也不清閒,從寧波運回來的這些禮物,他要一個個送出去。然後要查賬,還要安排餘先前往寧波,接替金闊的職位。
餘先辦事遠不如金闊穩重,朱瞻基自然也不會把所有資源都交到他一個人手中。
徵求了金闊的意見之後,他將金闊的兩個得力助手依舊留在了市舶司,一個負責南來北往的商業運作,一個負責與各大世家聯絡,而餘先就先只負責市舶司的工作。
金闊也很忙,毫無準備之下,他要接手印綬監的工作,各方面人情也要走到位,這個新年他是閒不下來了。
當天晚上,朱瞻基陪著朱棣,朱高熾一起款待了京城勳貴們,晚間又一起來到了興慶宮。
祖孫三代,在明亮的燭光下看著彩色的的地球儀。朱高熾第一次看到這些,他比中午的朱棣還要不如,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看到的一切。
但是,鄭和下西洋也畫了不少海圖,最少在東南亞的地形上,這個地球儀已經得到了驗證。
想要確認地圖的真偽並不難,特別是後世的亞洲第一大無煙煤礦,就是在海邊,又是現在交趾承宣佈政司的地盤,想要知道真偽再容易不過。
朱棣只需要下一道旨意,就能讓當地駐軍查清楚。
不過現在快過年了,準備過完年再處理這些事。
父子兩個坐在地球儀的旁邊,一邊看著地球儀,一邊對照著“麥哲倫航海日記”沉浸在征服世界的白日夢裡。
看到他們這個樣子,朱瞻基就心滿意足了。
他自認並不比古人聰明,從夏商周時代起,中原大地就誕生了出了讓人熱血沸騰的悠久文明。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思想,一直到幾千年後仍然影響著這個世界。
後人比前人優勢的地方在於,多具備了一些歷史經驗和世界認知。但是在智商和情商方面,並沒有任何優勢。
許多事情,並不一定你就能比古人乾的好,因為在歷史的契合度上,他們比朱瞻基更具有完美融合的優勢。
下位者勞力,中位者勞智,上位者勞人。
以朱瞻基現在的地位,他根本不需要耍什麼陰謀詭計,也不需要耍小聰明。
在這樣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裡,上面有兩個長輩,一個是萬眾歸心的皇帝,一個是受中產階級儒家推崇的太子。
他完全不必費心經營,只需要合理分配資源就可以了。
用皇帝和太子幫他打前站,可以說,再也沒有比這更輕鬆的改革了。
而且,看他們的樣子,絕對是心甘情願地來做這一切。
日本的石見銀山那裡軍閥混戰,朱棣恐怕還會有一些顧慮,但是菲律賓的金礦,越南的煤礦,朱棣絕對不會放過。
越是看著這個地球儀,朱棣也越是可惜。“短短四年之間,這位麥哲倫竟然能環繞世界一圈,還能繪製出來如此精密的地圖,此人乃是大才啊。這種繪製方法,包括礦山探查方法,可惜沒有流傳下來……”
朱瞻基生怕朱棣覺得可惜,轉而又會惱殺了“麥哲倫”的金闊。這個時代,被一個皇帝惱,那金闊可就要小心了。
“皇爺
《我的大明新帝國螞蟻文學》 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