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殃及池魚 (第1/3頁)
搖搖-欲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施瓦奇和雨果兩個人都接受了約納斯的邀約,雨果成為了首席經濟學家,而施瓦奇只掛了一個戰略顧問的頭銜。
他最多隻會幫約納斯設計一套符合霍夫曼投行發展的路線和管理框架,不會參與具體的經營。
但是雨果不同,他除了參與一些投資專案,還要時刻糾正霍夫曼投行的發展偏差。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施瓦奇的工作負擔就輕。
現在的霍夫曼投行雖然管理的資金超過二十億,但是從架構上來說,還只是一家小型投行。
這樣的一家小型公司,想要發展成為一個財團,可不是收購幾家公司就能成型的。
從架構上來說,財團必須具有幾個主體,首先是為核心的金融主體,這也是霍夫曼投行目前唯一具備的。
然後約納斯選擇了汽車行業為工業主體。
那麼收購什麼樣的公司,如何將遍佈世界各地的各家汽車公司,汽配公司融合在一起,才是最難的。
管理不好,這些公司不僅融合不到一起,反而會成為負擔。
然後,生產汽車需要鋼鐵,是否要有自己的鍊鋼廠,是否要有自己的冶煉廠?材料工藝是否要掌握一部分先進技術和專利!
然後,如何串聯這些公司,是否要建立嚴密的管理體系?
還有就是這些公司之間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物流企業,建立自己的運輸體系。
最後,汽車公司生產的汽車,還需要建立自己的銷售公司等等。
可以這麼說,每一步都非常複雜,非常需要考驗管理能力。
將這些不同的公司整合在一起,沒有一定的宏觀視野,同時具有超強的管理思維,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來。
如果只是收購幾家公司就能形成財團,恐怕全世界到處都是財團了。
但是一直到後世,能夠被稱之為財團的,依舊只是那幾十家而已。
雖然說沒有施瓦奇,憑藉約納斯的先知,也能在形成自己的競爭力之後逐漸發展壯大,但是中間的損耗難以計數,可以說事倍功半。
但是,有了施瓦奇這樣的大佬幫忙設計完整的路線,並且根據現實遇到的問題時刻調整方案,解決問題,那麼就是事半功倍。
後世的許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看似繁花似錦,規模越來越大。
但是那些企業只不過是越來越臃腫,抵抗風險的能力並沒有增強。
好比曾經當過首富的王總,他的企業在二十年的過程中,資產達到數千億。
但是前一年還繁花似錦,第二年就烈火烹油,一年財富損失數百億。
那位李家的城,靠做地產發了大財,後來涉足港口,石油,電力,零售。
但是他也只是把自己的產業碎片化,變成某個行業的的一環,從來沒有掌控過一個行業的上中下游。
這樣的公司,再大都算不上財團。
施瓦奇要給約納斯設計完全適合霍夫曼投行發展的戰略規劃,這可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的。
雨果和施瓦奇不同,施瓦奇是宏觀經濟學家,而他是金融投資理論專家。
在這個投行裡面,他需要參與具體的投資事務,甚至包括經濟政策制定。
他和沃爾夫兩個人不是一個型別,但是沃爾夫畢業於蘇黎世大學,他如今在蘇黎世大學任教,兩個人算是同一陣營。
相反,他雖然跟羅傑斯兩個人都是牛津大學畢業,卻因為兩人的師從,成為了不能緩和的對手。
他和雅尼克師從經濟學家米德,米德有一個學術對手卡爾波普,而索羅斯和羅傑斯就是波普的信徒。
波普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創立了西方科學哲學最重要的學派――批判理『性』主義,是無數歐洲青年的偶像。
米德被視為西方國際經濟宏觀理論和國際經濟政策領域的開拓者,倡導的是『政府』管制經濟。
但是波普從哲學角度認為『政府』不該過多參與經濟干預,倡導開放社會。
兩人因為學術觀點的不同,加上媒體和社會的推波助瀾,兩個人成為了鮮明的對手。
作為米德的學生,自然對波普的學生沒有好感,何況羅傑斯還是一個離經叛道之人。
為霍夫曼投行工作以來,他暫時沒有發表自己的態度,而是在潛心研究霍夫曼投行的投資策略和方向,準備為霍夫曼投行制定最合適的投資架構。
他是準備用事實說話,來跟羅傑斯打擂臺。
《黑金霸主123》 第二零八章 殃及池魚(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