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章 青山夜雨 (第1/4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六百八十七節

了塵

香影夜無痕,

飛花柳下身。

幾回憂雲散,

清風了卻塵。

賞析: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清幽、幽靜的夜晚場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情感表達。

\"香影夜無痕\" 這句話描繪了夜晚的靜謐和幽香。\"香影\"可能指的是花香在夜晚的隱約影子,\"夜無痕\"則暗示夜晚的安靜無跡,讓人感受到一種空靈的氛圍。整句表達了夜晚的清幽和寧靜。

\"飛花柳下身\" 這句話描述了一種柔美的情景,花瓣飛舞,柳樹下一切生靈沉浸其中。\"飛花\"可能暗示著春天的到來或者風的吹拂,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柳下身\"則可能指的是在柳樹的掩映下,一切事物都變得柔軟、溫和。

\"幾回憂雲散\" 這句話表達了一種情感的起伏,\"憂雲\"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憂慮或苦悶,而\"散\"則表明這些憂慮漸漸消散、消失。\"幾回\"則暗示了這種憂慮的多次出現,但最終都被風吹散。

\"清風了卻塵\" 這句話是整首詩的收束,也是詩人對景物和內心情感的總結。\"清風\"清新而和煦,代表了一種解脫和洗滌,吹走了心中的塵埃,使心境變得清淨。\"了卻塵\"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心靈得以淨化,迴歸自然純淨的狀態。

總的來說,這首詩透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於寧靜、清幽和心靈淨化的嚮往和感悟。每一句都充滿了意象,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美好。

第六百八十八節

梵醒

古剎千載,

來來去去萬世人。

爐前香火,

點點滅滅多少根。

嘆只嘆,

常拜佛者皆名利,

苦笑世人空梵行。

賞析:這首詩的每一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內涵。

首句“古剎千載”描繪了一個歷經千年的古寺,古剎在中國文化中常被視為宗教信仰與歷史文化的象徵。這句話不僅僅是在描述寺廟的年代久遠,更是暗示了其中蘊含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這裡的“古剎”可以被理解為一個代表著傳統、信仰和智慧的象徵,它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同時也指向著人們對於過往的尊重和敬仰。

第二句“來來去去萬世人”描繪了千年古剎間,無數世人的往來。這裡的“來來去去”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無數的人在這個古剎前來祈福、頂禮膜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又會離去,留下新的一代人來繼續這個傳統。這種流動性的描繪呈現出生命的短暫和人生的輪迴,暗示著人們在時間長河中的微小和渺小。

第三句“爐前香火”直接將視線聚焦在古剎中的香爐前,香火是古剎中一種常見的祭祀儀式,也是人們虔誠信仰的象徵。香火燃燒的場景往往充滿著宗教儀式的神秘感和莊嚴肅穆感,它象徵著人們對神靈的虔誠和敬畏,也是對信仰的一種表達。這句話的出現不僅強調了宗教儀式的重要性,也在詩中營造了一種神聖的氛圍。

第四句“點點滅滅多少根”透過描述香火的點燃和熄滅,反映了生命的無常和人生的變化。在這個古剎中,無數的香火點燃又熄滅,彷彿在訴說著人生的短暫和生命的消逝。這裡的“根”不僅可以被理解為香的根,也可以被視為生命的象徵,每一根香的點燃與熄滅都暗示著生死輪迴和時間的流逝。

第五句“嘆只嘆”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嘆息。這裡的“嘆”既可以被理解為對人生的感慨,也可以被視為對歷史和文化的敬仰。在古剎千載的歲月中,詩人感嘆著時間的飛逝,感嘆著生命的無常,也感嘆著人類文明的輝煌和不朽。

第六句“常拜佛者皆名利”揭示了一種現實的社會現象,即有些人參與宗教活動並非出於虔誠和信仰,而是出於名利的考量。這裡的“拜佛者”可以被理解為那些雖然頻繁參與宗教活動,但內心卻沒有真正信仰的人。他們可能只是為了追求社會地位、名聲或其他目的而參與宗教活動,而非出於真正的信仰和虔誠。

最後一句“苦笑世人空梵行”表達了詩人對於世人對待宗教信仰的感嘆和反思。在詩人看來,許多人對宗教信仰的態度並非真誠,他們的行為往往是“空梵行”,即虛假的宗教行為。這種行為讓詩人感到苦笑,因為虛假的宗教行為背離了宗教信仰的本真意義,讓人產生對人性的疑慮和對社會道德的擔憂。

《新詩詞大會播出時間》 第8章 青山夜雨(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