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3頁)
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者的形象,當然同樣都是赤身裸體的了。同時,又將畫中被剝去人皮的遇難者的臉部畫成了自己的相貌。對方氣急敗壞地告狀,官司一直打到教皇那裡,畢竟時代前進了,而且米開朗基羅本人當時也已經是一位很有影響的大畫家,所以教皇最終肯定了這幅宏偉的傑作。但為了緩和矛盾,背地裡又請另一位畫家去做些小修改,畫一些飄帶將性器官遮住。這場官司算是了結了,但是那位執筆修改的畫家竟因此而落得一個“穿褲子的畫家”的諢號,並以此流傳於世,致使他的真名實姓反倒為人所忘卻。。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五章 裸 體習俗(8)
“文藝復興運動”極大地衝擊了歐洲性禁錮的保守態度,使社會風氣為之一新。可是,歷史總是在曲折中前進,過了幾個世紀,特別是到了19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歐洲性禁錮的風氣又回潮了,性禁錮在歐美重新瀰漫一時。
在詹姆士第一時代,英國婦女們出門要把臉蒙上。中世紀的西班牙婦女,要把自己的雙腳蓋好才能出門。維多利亞時代有一位奧國太太誇耀說,雖然自己已經跟丈夫生過8個孩子,可是卻從來沒有讓丈夫看到過自己的乳房。以現代婦女穿的游泳衣來說,在有些國家也經歷了尖銳的鬥爭。開始是根本不許婦女游泳,以後允許婦女穿著長袖、長褲的衣服游泳,再以後又放寬到可穿短袖、短褲的衣服游泳,但不可裸露胸、背,最後才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
這種矛盾與鬥爭在藝術領域更為尖銳。例如在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巴黎歌劇院正門安放了雕塑《舞蹈》。作品表現一群裸體女子攜手遊戲,置身其中的是一個手持小鼓的少年。這裡體現了一種純潔的青春美,流露出超凡脫俗的愉悅。但是,在雕像面世之初,竟有人在晚上用手帕將裸體的一些部位遮蓋起來。歐洲素有欣賞裸體藝術的傳統,居然還有這類事情發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發生在畫展上的衝突。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奧林匹亞》等作品展出時,都曾引起過社會的譁然和理論上的爭吵。莫蒂利安尼在一次畫展時也曾被警方以“有傷風化”為由強令撤去5幅女性裸體作品,他還因此而一度被拘留。畢加索的一次作品展覽中的一些版畫,也曾遭到過類似的非議。但是,在此以前受過希臘文化影響的歐洲大量傳統作品,不管是裸體的或是非裸體的,有的甚至表現得更為明顯,為什麼又能為官方、民眾甚至宗教當局所容忍甚至用作教化宣傳的工具呢?為什麼一些國王貴族、后妃、妻妾可以將自己的龍軀玉體裸裎於肖像畫上而又不被人認為是有傷風化呢?這裡有一個很奇怪的觀念上的原因,或者換句話說是一個開脫的理由,即以往的一些傳統作品的人物是表現天上的神,而現在的繪畫作品所畫的是地上的人。神是聖潔的,人是凡俗的。人們藉著“地上”與“天上”的“隔離”,為自己製造了一個道德自我完善的空間。於是,希臘神話、聖經故事中大量與性愛有關的故事,被文藝復興後的威尼斯畫家、北歐畫家以極肉感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都是允許的,而後人的作品因出現現實生活場景卻在一個時期遭到非議。對前者採取將藝術與現實分開來看並倍加推崇,對後者卻又將藝術與現實混為一談而加以指摘,這是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矛盾現象。
那時,有不少人認為裸體是邪惡的,異性裸體會給人以不良的性刺激,使人們想入非非,從而去做壞事。事實上,根源不在於裸體,而在於當事人本身。
19世紀,歐洲有位女雕塑家雕了許多裸體像,當時有一些人攻擊她“作品淫穢”,“有傷風化”。她義正詞嚴地回答:“對於有些人來說,即使我把我所有的作品都穿上棉襖,也擋不住他們那邪惡的目光。”這話說得非常深刻。
這種性保守現象一直延續到20世紀。20世紀初,英國散文家愛利思聽說有一位義大利女子在房屋失火時,寧可燒死在屋裡,也不肯裸體跑出來。他憤怒地寫道:“想埋一顆炸彈於這女人所住的世界下面,同她一起毀掉。”與此相反,他對另一位婦女表示了尊敬:一艘運兵船在地中海沉沒了,一位熟諳水性的婦女連忙脫去衣服,對身旁的人說:“大哥們不要見怪,我得去救小子們的命!”她毅然躍入水中,救起不少人。愛利思說:“這個女人是屬於我們的世界的。” 。 想看書來
第五章 裸 體習俗(9)
在前蘇聯,20世紀40年代也產生過類似論爭。當時蘇聯著名的雕塑家穆希娜曾撰文對裸體藝術做過有力的辯護:“現在我們有一種不健康的清教徒的傾向——害怕裸體。為什麼我們的觀眾可以允許看前輩
《愛琴海 愛情》 第12部分(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