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興言念此,唯以留恨。朕今年逾六十,不復稱夭,但筋力精神,一時勞竭。如此之事,本非為身,止欲安養百姓,所以致此。人生子孫,誰不愛念,既為天下,事須割情。勇及秀等,並懷悖惡,既知無臣子之心,所以廢黜。古人有言:“知臣莫若於君,知子莫若於父。”若令勇、秀得志,共治家國,必當戮辱遍於公卿,酷毒流於人庶。今惡子孫已為百姓黜屏,好子孫足堪負荷大業。此雖朕家事,理不容隱,前對文武侍衛,具已論述。皇太子廣,地居上嗣,仁孝著聞,以其行業,堪成朕志。但令內外群官,同心戮力,以此共治天下,朕雖瞑目,何所復恨。但國家事大,不可限以常禮。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勞改定。凶禮所須,才令周事。務從節儉,不得勞人。諸州總管、刺史已下,宜各率其職,不須奔赴。自古哲王,因人作法,前帝后帝,沿革隨時。律令格式,或有不便於事者,宜依前敕修改,務當政要。嗚呼,敬之哉!無墜朕命!
第三十八章 開皇盛世
楊廣按遺詔即皇帝位,但楊堅死了的訊息還極限在仁壽宮的大臣知道。為防止長安城內聽到楊堅死後的訊息後發生政變的可能,楊廣在仁壽宮登基後立即派楊素的弟弟楊約快馬進入長安城,詐稱帶有楊堅的旨意賜楊勇死。弄死了楊勇就斷絕了前**人在知道楊堅死後可能進行的政變,所以楊約在楊勇死後才陳兵集眾宣佈皇帝楊堅去世的訊息,同時釋出新皇楊廣命令軍隊進入戰備狀態的旨意。
八月初三,楊堅的梓宮至自仁壽宮運至長安城。十二日,楊廣於大興前殿為楊堅出殯。按照楊堅的遺願楊廣在十月分的時候吧他與孤獨皇后合葬於太陵,同墳而異穴。
楊堅死後的諡號是高祖文皇帝,他在位的二十四年被稱為“開皇之治”。在歷史上,只有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比較蓬勃的時代才能配得上“之治”這個稱號,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只有“文景之治”和後來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康乾盛世”這幾個被歷代所承認的盛世。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楊堅一登上皇位,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對政治制度經濟社會等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當時的中國深陷五胡亂華之慘劇,楊堅用極小的代價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兵不血刃的光榮戰爭保住了中國元氣,楊堅悉除北周苛政,行寬大之王道仁政,光復漢姓,沿用漢魏中國傳統服飾、使漢人們重現昔日帝國榮耀。楊堅在建國之後不到三年就完成了經歷漢朝五任帝王前仆後繼才達到的軍事成就——戰勝了橫掃歐亞大陸、當時最強悍、最有戰鬥力的突厥,被突厥大可汗尊為聖人可汗,成為東亞大陸的霸主,行使中華天子與北方遊牧民族共主的雙重權力,這是漢人歷史上最為偉大的一刻。
同時楊堅在內政方面也做出了劃時代的的進步的。
楊堅一改秦漢以來一直沿用的三公九卿政治制度,在中央設尚書、門下、內史三省,以尚書令、納言、內史令為長官,行使宰相職能,輔助皇帝處理全國事務。內史省和門下省是機要之司,內史省負責起草並宣行皇帝的制詔;門下省負責審查內史省起草的制詔和尚書省擬製的奏抄;尚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下設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每部設尚書為長官。尚書令下有尚書左、右僕射各一,左僕射判吏、禮、兵三部事,右僕射判度支、都官、工部三部事。尚書令與左、右僕射及六部尚書合稱“八座”。開皇三年(583),改度支為民部;都官為刑部。除三省外,又設秘書和內侍二省,負責圖書修撰及宮內供奉等事。另設御、都水二臺,負責監察和水利。
楊堅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機構後,又對地方機構進行了改革。南北朝以來,由於郡縣設定過多,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齊、北周制設州、郡、縣三級地方機構,開皇三年,楊堅從河南道行臺兵尚書楊尚希的建議,廢郡,改為州、縣二級制。州設刺史,縣設縣令。
楊堅的政治行政制度的改進使的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治力量。三省六部制是中國歷史上官制的重大變革,它標誌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後,歷朝基本上沿用這種制度。
楊堅對於世界和後世最大的影響應該是他下令修訂的《開皇律》。
隋的前朝北周的法律既殘酷又混亂,“內外恐怖,人不自安”。楊堅一登基就下令制訂《開皇律》,《開皇律》將原來的宮刑、車裂、梟首等殘酷刑法予以廢除。減去死罪八十一條,流罪一百五十
《暴君的團寵閨女》 第1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