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部分 (第1/4頁)

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0年一輪迴,世界向左轉?

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央行步調一致地同時降息,而沒有降息空間的日本央行也表態強烈支援這次聯合行動,堪稱〃史無前例〃。這至少說明,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經濟體的貨幣監管當局已經就這次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的下一步應對舉措達成基本共識:透過注入流動性來渡過眼前的難關。這與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西方發達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危機發生國之間喋喋不休的爭執形成了鮮明反差。

◇歡◇迎訪◇問◇。◇

第31節:新自由主義死了(13)

更大的反差體現在對上述兩次本質相同的危機開出的不同藥方上,說起來,兩次危機的根源都在於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的泡沫破裂。當時,發達國家的主流觀點是要求發生金融危機的亞洲國家加快〃市場化〃的結構改革,而它們提供資金援救的前提是這些國家最大限度地撤除政府對經濟的管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個星期前剛剛獲得透過的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的核心恰恰是對瀕臨破產的金融機構實行暫時國有化,也就是說,加大而不是放松管制。

相同性質的病,截然相反的藥方,僅僅說明歐美髮達國家的自私本性嗎?恐怕不那麼簡單。如果將視野拉得更寬更遠一點,我們似乎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創造了30年經濟繁榮〃黃金期〃的新自由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2008年註定要成為轉折年的話,是不是從這一刻起,世界的鐘擺向右已經擺到了終點,將掉頭向左了呢?

曾經有一本書非常火熱,它的名字叫做《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作者托馬斯·弗裡德曼描述了一個個人成為了主角、膚色或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不再是合作或競爭的障礙的世界。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製造業工作崗位的流失曾一度成為美國國內的焦點話題,但最後,消費者和企業似乎達成了一致: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影響完全是積極的。中國和部分前蘇聯國家融入全球貿易體系後,緩解了通貨膨脹,開放了新的市場,並且增加了數以10億計的低成本勞動力。美國人無比懷念那個時代,那時美元強勢著,這個世界對美國而言,確實是〃平的〃。

現在,一本新書出現了,它的名字叫做《世界是彎的:全球經濟中潛藏的危險》。作者戴維·斯米克在書中開始反思,為什麼美國會在全球化過程中日漸落於下風。隨著整個美國金融體系開始崩塌,曾經無比榮光的〃華盛頓共識〃,連帶顯赫一時的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流派,現在似乎已經破產了。全球化即美國化的道路,似乎再也走不通了。

專家指出,資本主義制度並沒有避免自身的經濟危機週期,現在可以說英美式的、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遇到了巨大的問題,而奉行〃老歐洲〃式資本主義的德國,情況相對較穩定。

1929年大蕭條催生了民主黨人羅斯福的〃新政〃,強調國家積極干預經濟活動的凱恩斯主義是〃羅斯福新政〃所尊奉的哲學,加上剛剛在一戰硝煙中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最初兩個〃五年計劃〃的眩目成果,當時,政府對經濟進行宏觀管理的強大效果,整個世界都深信不疑,甚至達到了頂禮膜拜的地步。從上世紀30年代起……期間還經歷了二戰的洗禮……到60年代,大約用了30年時間,當時的蘇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成就達到了頂峰;在美國,凱恩斯革命所開創的福利資本主義的嶄新繁榮也隨著年富力強的肯尼迪總統的魅力登場而綻放到極點。

虹橋書吧BOOK。

第32節:新自由主義死了(14)

然而,對〃國家〃的過度依賴最終還是帶來了問題,凱恩斯主義一手造成了1970年代瀰漫整個西方世界的〃滯脹〃,歐洲的福利制度也越來越難以維繫。與此同時,在東方,計劃經濟的弊端日益顯現……

如今回頭來看,上世紀70年代發生了兩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一是里根和撒切爾〃革命〃,二是中國的改革開放。不管我們將共和黨總統里根和保守黨首相撒切爾的變革稱為〃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還是依據其經濟哲學稱為〃供應學派革命〃,總之,其核心就是迴歸自由市場經濟,放鬆國家管制,激發社會中個體的創造力,從而達到更高的經濟效率。而社會主義中國的改革開放本身就是對10年文革的〃極左〃路線的否定,在又延續了將近20年以後,蘇聯和東歐體制也宣告解體。至此,自由市場經濟似乎宣告大獲全勝。實際上,弗裡德曼和哈耶克這兩位深刻的思想家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起就不遺餘力地抨擊計劃經濟和凱

《直擊華爾街風暴4》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