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擔�切┭≡袢パ行藁蛭�嘶竦醚�歡�悠詒弦檔摹把�渙勻恕泵薔褪粲謖庖煥唷J畢攏�庋�摹按�笞濉焙汀凹子闋濉閉�誆歡系卦黽印�

在加拿大,人們把這類人叫做“飛鏢族”,意思是說扔出去後還會回到手中;在英國,此類人被稱做“鯰魚族”;在德國,他們被叫做“賴巢族”;在義大利,他們是“媽媽的小孩”;在日本,他們被稱為“飛特族”(Freeter)。最近在日本,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靠打點零工來掙取零花錢,把納稅和維持生計的責任推給父母,不想獨立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人們把此類人稱為“Freeter”(Free和Arbeiter的合成詞)。在中國,人們習慣稱這些人為“啃老族”。最近,關於此類人的叫法更是得到了進化,又有了新花樣,人們稱他們為“NEET(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Traning的縮寫)”,說的是那些不打算就業,也不打算上學或接受職業教育的年輕人。

這些現代版的彼得?潘明明都已經成年,但是在思考問題的方式、言語舉止和遊戲的方式上,都和十幾歲的人相差無幾。他們把夢想和希望拋到腦後,不想組建自己的家庭,僅僅滿足於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行,通常,他們不去找工作,即使找到了也一直固定不下來。仔細分析一下,這類人大體上有幾個共同點——都畏懼成為大人;因自信心和責任心不足而無法適應這個社會;容易感到不安,無法忍受孤獨;過份地追逐理想化的東西;對自己的把握不足,一直想依賴父母,面對現實時表現得很無力。下面我們來一一細談一下這些特徵。

(1)沒有責任心

彼得?潘沒有責任心。他一直自認為自己是“青春、喜悅,剛剛出生的小鳥”。

“聽到爸爸和媽媽正在討論我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我立馬從家裡跑了出來。我不想成為大人。我要永遠都留在童年,無憂無慮、開開心心地過一輩子。”

小孩子沒有能力對自己負責,即使犯了錯也不用承擔法律責任,所有的責任都會由沒能好好保護孩子的父母們承擔。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啊!

彼得?潘帶著溫蒂跟她的弟弟們飛走時,根本沒有在意這三個人的安全,直到孩子們瞌睡著快要掉進大海的那一剎那,他才趕緊轉身去救他們。

“彼得?潘可能根本就不會在意一個生命,他更想展示一下自己敏捷的身手。彼得?潘還十分善變,就算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遊戲也會說不玩就不玩,他做事情完全從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出發,對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感到厭倦,所以,如果再有第二個人掉下去的話,他很可能就不去理會了。”

事實上,長大成人的意思就是要承擔責任,現代版“彼得?潘們”就是喪失或不具備負責任的能力、畏懼擔負社會責任的人群。

(2)不安與孤獨

彼得?潘雖然看起來十分快樂,但其實他一直都深受茫然、不安和孤獨的困擾。他失去了影子後感到非常不安和茫然,因為害怕再次失去母愛,他就直接否認母親的存在。事實上,他更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什麼人。就像約翰所說的,“在我告訴他真相之前,彼得?潘根本就不知道爸爸是什麼樣的人”。彼得?潘對人際關係的認知簡直就像是白紙一張。

8。彼得?潘熱潮(2)

彼得?潘和一群迷路的孩子們住在一起。其實他自己也是迷路的孩子,是迷路後根本不想找路的孩子。為了隱瞞自己的無知,他還會對其他孩子表現得非常殘忍。

患上“彼得?潘綜合徵”的人們認為其他人都不需要自己,但又非常懇切地希望別人能夠真心實意地愛自己、幫助自己。不幸的是,這群人對真正的愛情經歷淺,無法區分愛情、同情和照顧,又因畏懼再次遭到拋棄而無法真正跟他人結下親密的關係,因此一直重複結識與逃避的行為。

他們不會像童話裡的彼得?潘那樣感到孤單,反而會自我暗示:“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很羨慕我,嚮往我的生活。”儘管他們很擅長自我欺騙,但孤獨和空虛感還是會不時地襲來。在這種感情基調下,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對他人抱任何期待。所以,在溫蒂想回家時彼得?潘就毫不在乎地把溫蒂送了回去。雖然心裡也覺得捨不得,但他否認了自己痛苦的感情,而且認為這一切都是“大人的錯”,用大人都將一個個死去的空想來安慰自己。

現代版的“彼得?潘們”也習慣用憤怒來代替傷心,認為自己身上的不幸全都是他人的過錯所致。

(3)性觀念上的不成熟

《30歲心理年齡小》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