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章 神機亂象 (第1/2頁)

韭菜東南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薛濂臉色微微發白,黔寧王沐王爺就是沐英,沐英不但是明初名將,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三段擊戰術,將火繩槍威力發揮到極致的人。所謂三段擊,是指三個鳥銃手為一個小組,縱隊排列,先由最前面的鳥銃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最後方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再由第三名。

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三倍。

還有另外一種三段擊,就是由三人之中射擊精度最高計程車兵充當射手,其餘兩個則負責槍彈和火繩的裝配工作,如此也可以實現不間斷射擊。

後來歐洲又有人發明了四段擊,五段擊,但原理都是一樣的。

不過雖然沐英早早就使用了三段擊,但三段擊並沒有在明軍中普及開來,即使是神機營,平常也很少用三段擊操練。

“是。”

但薛濂不能拒絕,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下了石臺,召集有槍的軍士,開始列隊,畢竟人數少,而且沒有僱傭軍,因此神機營的列隊倒還順利。

此時,那一百具屍體已經被拖走,二十個靶盤很快立起來了,但血腥味依然是久久不散。

正常情況下,靶盤的距離是百步,戚繼光的《練兵實紀》中記載,鳥銃手打100步外的靶,三槍需上靶兩槍才算合格,但朱慈烺知道神機營訓練馳廢,因此特意令錦衣衛將靶盤設定在八十步處。

鳥銃有效距離是一百步,有效殺傷是五十步,五十步之內開槍,能擊穿鐵甲,聽起來威力不小,但時下建虜主力都穿三層重甲,鳥銃很難對他們形成致命的殺傷力,而等到建虜衝到近前,鳥銃手們就只能丟盔棄甲了。

火槍威力小,而且有條件限制,這也是火槍佔優的明軍,面對建虜卻一敗再敗的原因之一。

崇禎二年,北京永定門大戰,大同總兵滿桂排出九輪火器隊輪番不間斷射擊,在火器隊前面還有木柵保護,建虜重甲步兵在拆除木柵時,明軍的鐵彈雨點一樣打在他們身上,但只聽見叮叮噹噹的聲音,卻很少有建虜倒下--明軍火器根本打不穿建虜的鐵甲,等到妨礙騎兵的木柵被拆除,建虜騎兵衝入一陣砍殺,滿桂就敗了。

但這並不是表示火器無用,相反,只能表明明軍的火器已經落後了。

火器依然是世界的潮流。

要想打敗建虜,必須研發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火槍。

現階段,鳥銃打建虜是差點,但打李自成卻是夠了。

看到推出的二十個靶盤,薛濂臉色更難看,隨便放放“煙火”還行,但如果是“打靶”,他神機營可就要露餡了。

薛濂現在算是體會到徐衛良剛才的心情了,而想到徐衛良最後的下場,他脖子就涼颼颼--太子爺提前準備好了靶盤,難道是針對我而來嗎?

他猜對了。

朱慈烺就是針對他。

京師三大營中,右掖營兵額最多,人馬最盛,其主將徐衛良貪墨軍餉也最多,而且徐衛良還是朱純臣徐允禎的心腹,知道兩人很多的秘密,因此,徐衛良是必須拿下的標杆。

而薛濂是另一個標杆。

松錦之戰後,大明形勢極其危急,要想逆轉頹勢,就必須改革軍制,迅速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而在朱慈烺的規劃中,火繩槍和長槍兵將成為新軍防守的主力,神機營是火繩槍的試驗田,朱慈烺絕對不允許像薛濂這種碌碌無為,只知道貪墨軍資的勳貴,繼續擔任神機營的主將---一天都不行,今天就必須把薛濂擼掉。

第一支60人隊開始裝彈了。

火繩槍的裝彈過程非常繁瑣。

第一步:清理引火孔和引藥鍋;第二步,引藥倒入引藥鍋,併合上引藥鍋蓋;第三步,擰開裝發射藥的小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第四步,將預先含在嘴中的彈丸裝入槍口;第五步,從槍管下抽出通條,壓實彈丸和發射藥;第六步,點燃火繩,瞄準,最後扣動扳機。

這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五步的壓彈,彈丸不能壓的太實,不然會啞火,也不能太鬆,不然壓力不夠,射不了太遠,威力也不夠。

這60人應該是薛濂精選出來的老兵,看他們的裝彈動作非常熟練。

照《練兵實紀》記載,一個合格的火槍兵裝彈不能超過一分鐘。

朱慈烺估摸了一下時間,這60人都在一分鐘之內裝彈完成了,其中那帶隊百戶的速度尤其快。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有薛濂這種敗壞的主將,但神機營三百年的底蘊還

《崇禎十五年 筆趣閣》 第19章 神機亂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