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政危機,僅有不足一個月的軍費。胡惟德說:列強將乘機干涉。親貴仍然不肯改口。趙秉鉤不耐煩地說:這是內閣於萬難中想出來的辦法,若不見採納,則只有全體辭職。說完即揚長而去,會議毫無結果,不歡而散。
良弼等一小撮少壯親貴,見袁世凱公然不忠於清廷,都憤憤不平。以前醞釀組織的宗社黨,於是活動起來。他們用“君主立憲維持會”的名義,釋出激烈宣言,攻擊袁世凱。同時到處散發《北京旗漢軍民公啟》,說袁“蔑視綱常,損辱國體”,“其居心更不可問”。並要求清廷“齊同振作,與'革匪'決戰”,以鞏固“聖清萬萬年邦基”。⑤
與此同時,南京臨時政府也識破了袁世凱“非徒欲去滿清政府,且欲取消民國政府”的險惡居心。⑥伍廷芳立即回電責問他。22日,孫中山又發表宣告說:“文前此所云於清帝退位時,即辭臨時大總統之職者,以袁世凱斷絕清政府一切關係,而為中華民國之國民,斯時乃可舉袁為總統也。……袁若能與清政府斷絕關係,為民國之國民,文當履行前言。”接著,又提五項具體辦法:一、清帝退位,由袁同時知照駐京各國公使,請轉電民國政府;二、袁世凱須宣佈政見,絕對贊成共和主義;三、孫中山接到清帝退位佈告後,即行辭職;四、由參議院舉袁世凱為大總統;五、袁世凱須宣誓遵守參議院所定之憲法,乃能接受事權。⑦孫中山將上述宣告公開發表在報紙上,使人們瞭解議和的真象,以迫使袁不能再借故拖延。
袁世凱攫取共和國總統,過去一直是半公開的秘密。孫中山的宣告發表後,由秘密默契,變為公開討論,袁世凱再無法故弄玄虛了。他既不敢與革命黨人翻臉,也不願在清廷面前公開承認,陷入十分尷尬的窘境。宗社黨人因袁用清朝皇位去換自己的總統,而對他越加仇恨。有人盜用“直豫魯晉奉吉黑七省文武官員紳商兵民”的名義指責他“欺負孤寡,賣國求榮”,“甘為曹、莽之後裔”。有人寫信給他說:“欲將我朝天下斷送漢人,我輩決不容忍,願與閣下同歸澌滅。”⑧
袁世凱見少壯親貴情緒激憤,單憑口舌難以令其就範,於是以“維持北京治安”為幌子,調曹錫率領的北洋軍第三鎮一部分進京,駐紮在東城及天壇一帶,用以威懾親貴。同時,為了麻痺政敵,他又厚著臉皮一本正經地對中外記者宣佈:“現在外間多疑本大臣有謀充共和總統之志願,揣測之詞,殊屬可笑。雖北方人民及各軍隊不免有此思想,而孫逸仙及一般民黨亦屢次以皇上遜位即以大總統推戴為言,然本大臣斷不肯擔此責任:(一)若任總統,似目下之請皇上遜位,純為自私自利起見,天下後世將視我為何如人;(二)第一任總統經營創造,甚屬不易……我年近六十,病體支離,數月以來,國事操勞,益覺頹唐,自問實無此才力。我此次之力疾拜命,實恐北方糜爛……但使大局敉平,可以始終保全北方之秩序,則我之責任已盡,即我之志願已達,其他實非我所願聞。”⑨
袁世凱公然否認與革命黨達成的口頭協議。孫中山聞訊十分氣憤,再次通電說:“此次議和,屢次展期,願欲以和平之手段達到共和之目的,不意袁世凱始則取消唐紹儀之全權代表,繼又不承認唐紹儀於正式會議時所籤允之選舉國民會議以議決國體之法,復於清帝退位問題,業經彼此往返電商多日,忽然電稱並未與伍代表商及等語。似此種種失信,為全國軍民所共憤……則袁世凱不特為國民之蠹,且實為清帝之仇。此次停戰之期屆滿,民國萬不克再行展期,若因而再起兵釁,全唯袁世凱是咎!舉國軍民,均欲滅袁氏而後朝食。”⑩孫中山宣佈了袁世凱的罪狀,揭穿了他的詭計,使他無法躲閃。
袁世凱遂以在丁字街被刺為藉口,稱病不朝,“所有面奏及請旨事件”,都託趙秉鉤、梁士詒、胡惟德傳述。又揚言即將辭職,北京恐有動亂,勸外國人遷入東交民巷,以防意外。從表面看,他好像心灰意懶,將要退出政治舞臺,其實這是他採取新攻勢之前故意放出來的煙幕,暗中他正和心腹爪牙聯絡佈置,推行“共和不獨立之計劃”,掀起“請願共和”的風潮。'1'
袁世凱的喉舌楊度,首先出來鳴鑼開道。1月25日,楊度在北京組成“共和促進會”,發表宣言,先對阻撓共和的“親貴王公及頑舊之徒”猛烈抨擊一通,然後說:“使君主立憲尚可救今日之危亡,則度素持此義,豈至今日而反昧然,特以時勢所迫,斷不能以黨見之私,招瓜分之禍。且度等前此主張君主立憲乃以救國為前提,而非僅以儲存君位為目的;乃以促政治之進行,而絕不願以殺人流血勉圖君位之儲存”'“今者事機急矣,
《袁世凱傳一生簡介》 第2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