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蒙古來襲 (第1/2頁)
老街胖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學成並沒有崩潰太久。第三天清晨,陽光灑在了他那略顯憔悴的臉上,帶給了他希望。
突然間,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鴻臚寺的官員匆匆趕來,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遼東總兵殷尚質將會出兵朝鮮,以保全這個國家免受倭寇的侵略。
金學成聽聞此訊,心中大喜過望。
他感激涕零地向傳旨的太監謝恩,並毫不猶豫地決定立刻起身前往遼東。
因為金學成知道時間緊迫,已經在京城浪費太多時間,必須儘快與殷尚質會面,共同商討抵禦倭寇的戰略。
殷尚質,字仲華,號樸齋,乃明朝直隸天津衛人士。
他在嘉靖年間擔任遼東副總兵一職,憑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屢次立下赫赫戰功。後來,他被提拔為總兵官,成為了遼東地區的軍事統帥。
金學成對殷尚質的威名早有耳聞,對他的軍事才能更是欽佩不已。此刻得知殷尚質將親自率軍出征,他內心的焦慮瞬間轉化為滿滿的信心。
於是,金學成緊緊跟隨傳聖旨的太監,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遼東的征程。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儘管路途艱辛,但金學成的心中始終燃燒著一團火焰,驅使著他不斷向前。
終於,經過數日的奔波,他們抵達了遼東。在那裡,金學成見到了那位備受敬仰的將軍,殷尚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東夷倭寇,覬覦朝鮮,欲犯我大明藩屬。朝鮮,我大明之東藩,世代受封,忠貞不貳。今倭賊猖獗,朝鮮告急,朕心甚憂。殷尚質,爾為遼東總兵,忠誠勇猛,素有威名。朕命爾率精兵,速往朝鮮,協力防守,保全朝鮮社稷,抵禦倭賊。
爾等須恪守邊疆,嚴陣以待,勿使倭賊得逞。凡有倭賊來犯,即當奮勇殺敵,以顯我大明之威。爾等將士,當同心協力,勿負朕望。朝鮮若安,則大明東疆亦安,此乃朕之至願。
朕已命有司,備足糧草,以供軍需。爾等務必勉力,勿失戰機。凡有功者,朕必厚賞,以示朕恩。若違朕命,貽誤軍機,朕必嚴懲不貸。
欽此!”
殷尚質恭敬地跪地叩首,然後雙手接過聖旨。
殷尚質親自送了些賞賜給傳旨意的太監,並安排人妥善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
殷尚質面對金學成時,臉上滿是凝重與擔憂。
殷尚質皺起眉頭,語氣嚴肅地問道:\"如今朝鮮的局勢究竟如何?\"
金學成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答道:\"將軍大人,末將原本奉命鎮守濟州島。但兩個月前,突然有大批倭寇湧上島嶼,人數將近一萬。這些倭寇個個身披鎧甲,手持鋒利的倭刀和弓箭,他們依仗武器優勢,肆意屠殺我國百姓,殘害我軍士兵。李國主經過深思熟慮,推斷這次倭寇來襲的目的與去年入侵朝鮮本土的那批相同,都是企圖侵佔我們的國家。迫不得已,李國主只能向大明請求援助。\"
金學成言辭懇切,眼神中透露出對倭寇的憤恨和對朝鮮民眾的憂慮。
金學成身為武將,知道倭寇的殘酷,也明白大明軍隊的支援對於朝鮮來說意味著什麼。
殷尚質靜靜地聽著金學成的彙報,心中暗自思忖著應對之策。
這不僅是一場保衛朝鮮的戰鬥,更是維護大明邊疆安寧的關鍵一戰。
“糧草估摸還有三日運到,之後我們立即出發。”殷尚質覺得事不宜遲,恐怕這時朝鮮本土上已經有不少倭寇登陸。
金學成滿臉感激之色,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口中說道:“小將謝過殷總兵大恩!若不是總兵大人出手相助,小將今日恐難全身而退。此等大恩大德,小將沒齒難忘,日後定當湧泉相報!”說罷,又連磕了幾個響頭。
殷尚質趕忙扶起金學成,“金將軍快快請起,抗擊倭寇乃我輩軍人分內之事。本將已瞭解大致情況,待糧草送達後便率領大軍速速啟程。只是這行軍打仗,本將就不多說了,還需金將軍多多配合。”
金學成站起身來,拱手道,“殷總兵放心,末將一定全力協助!”
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一早,有斥候來報。
在廣袤無垠的草原盡頭,蒙古察哈爾部的打來孫和韃靼部小王子率領著十萬鐵騎如洶湧的潮水般向遼東地區席捲而來。
察哈爾部的打來孫,乃是達延汗之孫,在蒙古部落中頗具影響力。
而韃靼部的小王子,則是當時蒙古右翼的實際掌權者,他們掌控著右翼三萬
《大明科技表情包》 第126章 蒙古來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