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上海 (第1/2頁)
琳琅歲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這個平行的世界裡,如今的上海,已經成為整個東方最繁華的都市。 但與大清其他的城市不同,上海最興旺之處,卻不在城內,而是在城郊。 這座城市,位於黃浦江西岸。自道光二十三年正式開埠以來,已經成為大清最大的對外通商口岸,無論各項都穩居各口之首。 到了道光二十五年,在經過反覆談判之後,英國的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與上海道員宮慕久簽訂了《上海租地章程》。 當時的江蘇巡撫,正是陳堂。他和剛剛出洋歸來的陳濟方和陳濟懷,都參與了《租地章程》的商訂,並從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陳家人的努力下,儘管有清政府和英國已經簽訂的多份條約為枷鎖,這份《租地章程》還是儘可能的維護了華人的權益。 章程的大意是,一、大清的土地不能出售給外國人,但可以出租。 二、如今同意租給英人土地若干,地點選在上海城外的黃浦灘上。租期以五十年為期,租金優惠,五十年期滿前雙方可以商議續簽。 三、英方若在租地上從事建設、轉租等涉及地權之事,必須報經上海道臺衙門備案。 四、在租地範圍內以英人為主,英方應進行妥善管理,但華人和他國之人也可入住,且與英人權利均等。 此外,為解決華人與英人之間的矛盾,雙方還約定了,將共同建立協調和會審渠道,以及其他必要的機構。 還有,英方官員有義務向來滬的英人介紹大清律法,並要求遵守。等等。 以這份章程為依據,英國人從此在上海開闢了租界。 此後,美國人、法國人,也陸續以相同的方式,取得了自己的租界。其遵循參照的標準,都是這份最早的《租地章程》。 洋人的租界,都位於上海縣城的北郊。沿著黃浦江的西岸,向外延伸。 陳家在上海的產業,也有部分設在租界內。但大部分位於縣城的東郊和南郊,以及黃浦江的東岸。 由於陳家的影響力巨大,眾多華商也願意選擇追著陳家的步伐發展。 因此,他們常把店鋪和工廠等,開在陳家產業的周邊。久而久之,也陸續聚集形成了一片片熱鬧地帶。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上海的發展,不僅源於通商,還受到了戰爭的助力。 咸豐三年,上海發生了小刀會之亂,縣城淪陷。隨後陳堂率領商團,用了月餘時間,克復了上海城,平定了動亂。 但這場動亂,也給上海帶來了嚴重的創傷。上海城在戰火中損毀近半,無數百姓受到波及,死傷慘重,無家可歸者更眾。 但誰也沒能想到的是,正是因為動亂給上海城帶來的巨大破壞,導致了大批人員從城裡流出,反倒促進了城郊和租界的發展。 再後來,隨著太平天國戰亂的擴散,江南糜爛,烽煙四起。更因李秀成大舉東征,使得蘇南地區一度淪為“孤島”。 在這種時局下,大批江南地區計程車紳、商賈、手工業者和百姓紛紛逃到了上海。 大量外來者的迅速湧入,讓上海地區的人口,在短時間內就翻了數倍。而這些外來人口,絕大多數都聚集在滬郊和租界。 人口的暴漲,儘管給上海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混亂,但也促進了商機和發展。 就是在這些機緣和內外因素共同的推動下,上海的變化也是日新月異。 如今,江南戰事漸去。有不少在上海的外來者,紛紛返回家鄉。但也有很多人選擇留下來,留在這個與別處不同,並且充滿機遇的新世界。 卻說陳濟方等人,今天要去的地方,就是在郊外。 為了方便趕路,一行人選擇了騎馬出城。 他們是從大東門出的縣城。一路向東,往黃浦江邊行去。 沿途中,他們經過了很多工廠、倉庫等東和商行的產業。也順路看到了一些陳家開設的其他事業。 上海縣城外,南半邊的這片城廂,被當地人稱為“南市”,也是華商聚集的地域。 陳家開辦的西式學堂,上海同文學校和申城格致學堂,就位於這個地域內。從大東門出城後,沿主路直行至黃浦江西岸附近,就可到達。 站在學校旁邊,向南眺望,稍遠處,也是位於江岸近旁,便可隱約的望見商團計程車官學堂。 幾乎與士官學堂隔江相對,在黃浦江的東岸,就是設在上海的軍械廠坐落之處。 在十餘年的戰亂期間,這間軍械廠不知為商團輸送過多少的槍、炮和彈藥,貢獻巨大。而今後,這裡的一切,也都將逐步的遷往到崑山。 陳濟方等人,並未打攪學校裡的師生。而是在同文學校附近的碼頭,棄馬登舟。 他們乘坐一艘早已安排好的小火輪,順著黃浦江而下。從水路繼續他們的行程。 當小船沿江行駛至租界附近時,岸邊的洋樓和江面上的桅檣逐漸密集起來,鱗次櫛比,一片繁盛景象。 東和航業的總部樓房,就位於法租界內的江邊。 這家於道光二十八年時,由東和商行領頭創辦的股份制企業,現在已是大清境內最大的近代航運公司,無論華洋。 在它的旁邊,沒隔多遠的另一座樓房,則是
《激戰主人公》 第41章 大上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