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79章 後條約時代的究極戰艦 (第1/2頁)

琳琅歲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1922年華盛頓會議和1930年倫敦會議的成果,所共同組成的世界海軍強國軍控體系,至1936年底就將期滿失效了。

為了延長條約的期限,並且討論更進一步的裁軍措施,海軍列強的代表們於1935年12月再度齊聚倫敦,展開了新一輪的漫長談判。

然後在這場備受矚目的會議召開之前,世界的格局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也將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此番談判的程序。

這些鉅變之一,便是曾經的海軍六強國之一日本,在經歷過一場戰爭的失敗後急速隕落,並且被徹底踢出了“海軍假日俱樂部”。

這也導致了此次倫敦會議的與會國,由原來的六國變成了英、美、華、法和義大利五個國家。

另一起事件就發生在1935年當年,英國同全新的德國政府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直接破壞了世界大戰後的凡爾賽體系,也讓德國可以名正言順的擴充海軍。

而且隨著德國海軍的崛起,勢必會威脅到法國的海上安全,而受到刺激的法國在採取對抗措施後,又必然會連帶其競爭對手義大利的跟進。

可以說,英國這一手操弄大陸制衡的把戲,雖然玩得無比的精明,但也對海軍軍控體系造成了極大的衝擊,至於是否還會產生其他後果,就得等待時間來檢驗了。

除了這些明面上出現的狀況,影響到海軍談判的隱藏事項還有各國間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國力逐漸恢復的“紅色露西亞”也展現出的發展龐大海軍的野望。

其中經濟地位的變化,必然會左右國家間關係和世界格局的走向。

而德國和“紅色露西亞”兩個海軍條約之外的新強出現,則讓倫敦的五國裁軍談判變得不再那麼具有普遍性和權威性。

總之,在上述背景和矛盾的影響下,第二次倫敦會議從一開始就陷入到激烈的爭吵之中。

在這場漫長的拉鋸戰中,充斥著法國和義大利對遭受到的歧視性限制的不滿,以及兩國之間針尖對麥芒的指責和爭鬥。

另一方面,英國則提出應繼續加大軍控的力度,以確保在本國國力不斷衰落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海軍的地位不被別國超越。

同時英國還對華夏、法國和義大利,特別是華夏,在驅逐艦等輕型艦隻方面的違約行為,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相反的,華夏的代表則認為,新的軍控辦法不應限制各類戰艦的單艦建造標準,而只需對各國海軍可保有戰艦的總排水量做出設定即可。

至於每個國家在本國享有的總排水量範圍內,如何搭配安排不同型別的艦隻比例,則應由其根據自身國情自主決策。

華夏的這一提法,得到了法國和義大利的支援,三國還一道提議應把德國和“紅色露西亞”也拉入談判之列,這樣的裁軍才更具實際意義。

而這些當然為英國斷然拒絕,各國的觀點因此愈發針鋒相對,反倒是美國表現出了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還頻頻當起了和事佬。

就這樣,第二次倫敦會議足足進行了四個月,與會各方卻依舊沒能達成最後的決議,最終不歡而散。

這就意味著,當1936年過去後,長達十五年的“海軍假日”終將結束,世界海軍也將進入到“後條約時代”。

隨著這個時間點的到來,華夏自信且強勢的對外公佈了,接下來國防軍海軍發展建設的總體規劃。

華夏當局在這份規劃中明確的指出,本國的海軍發展不是為了與別國開展軍備競賽,也不會接受他國的任何干預,但海軍的建設一定要能夠有效的滿足維護國家安全和各項利益的需要。

其中在艦隊建設的計劃中,列出了現階段要維持的戰艦規模,包括新銳戰列艦十二艘,戰列巡洋艦四艘,一線航空母艦十二艘,重巡洋艦八艘,輕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等艦隻若干。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海軍在1936年時便基本完成了各型需要補充建造的戰艦設計方案,並從1937年開始,各大船廠皆全面投入到大規模造艦的工作當中。

在這場造艦大潮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國防軍海軍為了補齊戰列艦的數額,而建造的四艘符合後條約時代標準的“究極戰艦”。

這四艘同級別戰列艦,被分別命名為“鶴鳴II”號、“無衣II”號、“振鷺II”號和“令儀II”號。

沒有了條約的限制,該級艦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45,100噸,設計航速28節。

17度內傾的主裝甲帶最大

《開篇激戰1860小說》 第479章 後條約時代的究極戰艦(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