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6部分 (第1/4頁)

片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受苦,實在過意不去。”

劉通笑道:“天下人都有父母兄妹,都有家園。他們被迫離開故鄉,那才是真的不幸。人同此心,我受這麼一點累,何足道哉。”

東郊避難地,只搭一些簡易的草棚,居住的大多是契丹平民,少數為遼東其他民族,漢人們則是多往南方去了。郡主等人看著這些面黃肌瘦的人們,頓起惻隱之心,當即撥出實物和銀兩週濟他們,劉通也捐了一些銀兩。她對人們說道:“這位是宋國來的使節劉大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有朝一日咱們一定要打回遼東去,奪回我們的家園,大家想不想打回去?”她聲音清越,傳得很遠。

人們高喊附和:打回遼東去,奪回自己的家園!

遼人原本悍勇好鬥,只因遼皇昏庸,朝臣傾軋,致使黎民受苦,人心渙散。若能有人安頓百姓,登高疾呼,將他們組織起來,則民心可聚,民力可用,遼宋西夏,同為此理。

劉通心想,這位秋燕郡主,三言兩語間喚起民眾的熱情,鼓起民眾的鬥志,將來若能歸附中國,將是一大助力。

耶律郡主對難民們噓寒問暖,充滿同情。這些遼東來的難民,平素無人問津,如今耶律秋燕以郡主之尊冒著酷暑前來慰問,能不銘感五內?他們有的磕頭致謝,有的熱淚盈眶,百姓們何其樸實。

今日僅僅是遼東一地,將來整個遼國大地、宋國北方,將有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家園毀於戰火?誰來關心,誰來救濟?

探視完畢,郡主朗聲說道:“今天是我們的聖火節,大夥雖然遠離家鄉,但咱們的節日不能忘,今夜一定要開聖火晚會。”人歡呼聲響徹林間。今天是五月十六,聖火節,晚上例有篝火活動。

回去的路上,郡主問劉通要不要參加,劉通爽快答應。給遼人留個好印象,是最初的願望。這回又多了二個原因,一是探究遼人的風俗,二是想跟她多呆一會,這是一種奇怪而又複雜的心情。

入夜,中京城外東郊,四處燃起篝火,但見火光熊熊。人們吹響號角,彈起琴絃,載歌載舞。哪個民族不愛舞蹈,而中原以外,舞蹈都是大眾的舞蹈,無不深入人心,幾乎人人都能來上一、二段。只有中原的漢人,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根本沒有大眾的舞蹈,只在宮廷、教坊、歡場才能見上一些,這是何等的悲哀。

中京不少民眾,包括一些契丹貴族青年,聽說郡主要到東郊參加聖火晚會,都聞聲而往。一些貴族子嗣,對耶律秋燕仰慕已久,哪肯錯過一親芳澤的大好機會?

郡主的光臨,使晚會沸騰起來。人們唱起歌謠,跳起舞蹈,將郡主圍在中心,人人臉上洋溢著節日的歡顏。好久不曾這麼開心了,人們苦中尋樂,正好掃掃頹靡之氣,不少老人的臉上淚光閃閃。

北地古老的舞蹈,剛勁有力、熱情奔放、古樸大方。郡主知道宋人不善跳舞,還擔心劉通臨場尷尬。劉通跳的是現代舞。他的舞姿明快瀟灑,節奏極強,人們為之喝彩,郡主神采飛揚。郡主問道:“你的舞跳得真好,會唱歌嗎?”

劉通:“想聽什麼歌?”

郡主:“北方民歌、遼東歌謠,會唱嗎?”

劉通:“我唱的會有些不一樣。”

郡主:“一定是好聽的,你唱吧,你唱完,我也唱。”

劉通:“好,我這就唱了。”

四野喧鬧,二人的對答聲音很大,有時還得湊到對方的耳朵根才能聽清。那些王孫公子,既羨慕又著急。

劉通唱了首後世東北民歌,歌中描述烏蘇里江畔風光,引人遐思。

隨後郡主唱一首北地民歌,她的嗓音嘹亮,旋律輕鬆恬雅,歌聲飄向遠方,只聞其聲,即已讓人陶醉。郡主青春美麗,英氣逼人,歌聲悅耳動聽,令人迷醉。

一夜盡歡,人群點著火把回去,一路星星點點,蜿蜒曲折,猶如一條條晃動的火龍,煞是好看。北國的夏夜如此的美麗。

劉通感慨歷史的滄桑,又對自己的心境有些傷懷,有些莫名其妙。自己這是怎麼了,這本該上年紀的人才有的心情,自己為何會有?

自從來到異世,常感萬事艱難,心頭時荷重壓,受遼東流民離鄉逃難的觸發,因此生出蒼茫的心態。

耶律秋燕嘆道:“劉大人在想什麼呢?”

劉通:“突然出現老夫子的心態,讓人好笑。”

耶律:“悲天憫人,可追古之聖賢。”

劉通:“你再誇,我可就羽化成仙了。”

耶律輕笑到:“想變仙人,可沒那麼容易。”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書評》 第2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