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7部分 (第1/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蕭天馭說到這裡,略微頓了一下,“徐閣老那裡,去插這一子,也不大合情理吧。”

蕭天馭說的有道理,剛才自己兩個說的,只是猜測。而且對於徐階,蕭墨軒也不是沒有好感。兩人之間,得罪任何一個,都是個麻煩的事兒。

“看著?”蕭墨軒沉默半晌,抬頭問道。

“看著。”蕭天馭點了點頭,“想做大事情,就要有大城府。徐階容忍嚴嵩十多年之功,你可是能做到?”

“似乎這兩件事兒,也不好比吧。”蕭墨軒覺得把徐階,高拱和嚴嵩比有些不恰當,起碼從自己的觀點上看,是這樣。

“學那份功夫。”蕭天馭也不再多說,把腦袋轉向了戲臺方向,“路還長著呢。”

學那份功夫,蕭天馭的話,重重的落在了蕭墨軒心裡。

自個也算是有大志的人,今個請調去戶部,說白了,也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

若是就這樣介入了朝廷傾軋,那麼便很有可能會少了一部分助力。

上上若水。自己只有用一個“柔”字,周旋在各派勢力之間,才能發揮最大效率。

當日歐陽必進和自己所說的,豈不也是這個道理。

標尺,你要做的不是天平地一端,而是天平上的標尺。

“孩兒明白了。”蕭墨軒用力的點了點頭。

蕭天馭像是沒有聽到兒子說話一般,下巴隨著戲臺上的曲子輕輕的點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傳言起了效果,內閣裡面,這些日子來,徐階和袁煒的口角像是多了許多。

堂堂的袁閣老。甚至還因為賭了氣而有過一整天沒去內閣,只躲在禮部衙門裡的事兒。

朝廷裡面的官員們,每日議論的話題也無非是徐階和袁煒之間,高拱和袁煒之間。

幾乎所有地人,都認定了袁煒已經落了下風,告老還鄉,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也有一些和袁煒交情菲淺的,暗暗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可偏偏蕭墨軒就是個另類,朝堂上面,私裡底下。一會兒和徐階打的火熱。一會和高拱侃得入神,一個轉身。又去和袁煒坐到了一起,神秘兮兮的說著什麼。

若是有其他一個人成天這樣折騰,估計大半會被懷疑立場不正。可偏偏蕭墨軒,不但沒一個人懷疑他,倒還真的四面逢源起來。

只是,只有很少幾個人才會注意到。除了這位戶部侍郎蕭大人之外,還有一位大人,所做所為,和蕭墨軒如出一轍。那就是徐階的學生,新任國子監祭酒。張居正,張大人。

可巧的是,這兩位大人之間,也走得很近。

幾乎是同時之間。蕭墨軒和張居正,便成了高拱和徐階兩人各自的一塊心病。

在這一片紛紛鬧鬧中,大明朝的皇曆上。終於翻到了七月十六這一天。

天還剛矇矇亮,裕王府地大院裡,便就已經站滿了人。

今個的裕王府,到處張燈結綵。王府各處地院子裡,都貼滿了紅色燙金雙喜字,從王府大門到後堂的新房邊,都掛了兩溜大紅的燈籠,下面備好了一簇簇的鞭炮和二踢腳。

道路中間,除了打掃乾淨外,還鋪上了大紅的氈子,看上去整座王府一片鮮紅。

一隊儀仗陳設已經侯在了大門之外,其中有一頂禮輿,外面的杏黃色緞子帷幔上,用金線繡著大鳳凰。

除了正廳側面已經坐就了一群樂官,後庭的院子裡,也安排了一隊女樂。眼下還不到奏樂的時候,一個個執著鐘鼓琴瑟,在那調著音。

正廳裡面的案几上,鋪就了杏黃色的緞子,上面正放著一水地金冊,金寶,只等吉時一到,就隨著迎親的隊伍一併送了過去。

有人預料的是,今個等著嫁妹子的蕭墨軒,不但沒有等著送親,倒是一大早就到了裕王府。看上去不像是和他蕭家有關,倒只似是來作客地。

合著幾位禮部和鴻臚寺的幾位禮官,在那安生生的吃起茶來。

“風雨如晦,朝野滿盈,平旦,寅時……”

隨著不遠處地紫禁城的城牆上傳來的一陣陣報時聲和鐘鼓樓上傳來的鐘鼓聲,剛才還安生生坐著的禮部和鴻臚寺的禮官紛紛站了起來。

吉時是卯時,到了寅時,就得開始準備著了。

踏著鐘鼓聲,各地前來觀禮的王爺,侯爺和朝廷大員,封疆大吏,也匯成了一股洪流,向著裕王府擁了過來。

裕王府的院子,雖然不能和宮裡比,可是也算得很是寬敞,眼下卻擠

《大明首輔楊凌全文閱讀》 第10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