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頁)
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天晚上,哨兵們一直在陣地前打照明彈。這種照明彈是美軍顧問團提供的,樣子就跟槍榴彈差不多,可以用步槍發射,打到天上就炸出個小降落傘,晃晃悠悠、明光瓦亮,就象在半空中掛了一盞汽油燈,能有效地阻止日軍的夜襲企圖。
9月6日清晨,國軍炮兵首先對竹影山陣地實施炮擊,接著,美軍的飛機也來投彈轟炸。上午九點,爆炸聲尚未平息,攻擊部隊就發起了衝擊。擔任主攻的是榮3團和82師244團,309團沒有參加進攻,蔡智誠他們守在二號陣地上觀摩學習。
說實話,人家榮1師平時牛皮哄哄,打起仗來也確實有氣派。
榮3團衝鋒時的架勢就和雜牌部隊不一樣——後面有高射機槍和重機槍掩護,前面有輕機槍手抱著“303”(路易斯輕機槍)開道。軍官們一律穿著美式軍用雨衣、手上端著衝鋒槍,大模大樣,嘴裡喊著:“小鬼子不行了,弟兄們上啊!”,當兵也紛紛響應:“上啊!上啊!”,排著隊、挺著腰板往前衝。
進攻的途中不時有人中彈倒地。244團的人一受傷就躺在地上哭嚎,可榮3團計程車兵都是傷愈以後再復役的老角色,意志品質比較堅強,他們的傷兵捂住傷口咬牙挺著、愣是沒有人吭聲——榮3團的衛生兵也有個規矩,誰哭誰叫就不給誰救治,因為能哭喊的人就說明還有力氣,要先去救那些體力不支的。
所以,難怪82師和103師雖然對榮一師滿肚子意見,可論起打仗卻不得不佩服他們。不說別的,光是人家衝鋒陷陣的這種勁頭,自己的部隊就學不來。
那天上午,榮3團和244團輪番攻擊了好幾次,都失敗了。中午的時候,李彌副軍長從子高地那邊打電話來警告說,當天下午必須拿下竹影山,否則軍法從事。長官們頓時急了,榮3團趙團長和244團曾團長都親自上陣組織衝鋒,終於在下午三點鐘左右殺進了日軍陣地。
根據以往的經驗,攻上山頭只能算任務完成了一半。如果不及時肅清殘敵,日軍一個反撲就有可能把陣地奪回去。於是,包括美軍顧問在內的所有軍官都跑到陣地上去督戰。
蔡智誠跟著王光煒爬上三號高地,看見國軍部隊正在逐一清剿坑道——殘餘的日軍隱藏在防炮洞裡,這些地洞外表不大、內部卻很複雜,有的還分成好幾層,不知道里面躲了多少人。
陣地上,國軍的步槍手掩護著噴火小組搜尋前進,發現地道洞口就甩手榴彈。甩手榴彈還有個講究,如果一次只扔一兩個,容易被敵人反扔出來,因此必須集中力量、同時甩進去七八個,搞得小鬼子沒辦法揀。先用手榴彈清理了洞口的敵人,噴火兵就接著往洞裡噴火,或者乾脆實施坑道爆破、朝裡面扔爆破筒,連炸帶燒的,把所有的地洞都整塌,日本兵不被燒死也被悶死了。
有的小鬼子在洞裡憋不住、狂吼亂叫著往外衝,坑道兩側早就守著國軍的衝鋒槍手和機槍手,鬼子兵剛一露頭就遇到槍林彈雨,根本就沒得跑。
這樣的打法真可謂乾淨徹底,唯一的毛病是無法統計具體的殲敵數字。到頭來,誰也弄不清有多少日本兵被燒死、炸死在地道里,大家只好亂估計著彙報戰果。
按照蔡智誠的敘述,松山日軍的“最高頭目”金光大隊長就是被榮3團打死在竹影山陣地的——這件事值得分析一下。
關於日軍“拉孟守備隊長”金光惠次郎少佐(後來追授為大佐)的死亡地點和死亡時間,並沒有確切的定論。
日軍軍部把金光隊長的陣亡時間定於44年9月7日,這不能算數。因為日本方面把大部分松山守軍的死亡日期都籠統地定在最後一天,目的是為了強調其“玉碎”的規模——金光身邊的人都已經死得精光了,日本軍方也不可能知道他是怎麼死的。
國軍方面對這事有發言權,可國軍各部隊的說法不一。有說他被打死了、有說他被炸死了、還有說他是剖腹自殺的,雖然繪聲繪色,但其實都沒有確鑿的證據,因為國軍這邊誰也弄不清金光少佐長得是啥模樣,只要發現一具被燒成焦炭的屍體、旁邊再有把指揮刀,都可以說成是這個傢伙。所以各個團隊都聲稱自己擊斃了“日軍守備隊長”,金光少佐的死亡時間和地點也就有了好幾個版本。
按馬甲個人的看法,我傾向於認為金光少佐是於9月6日死在了竹影山,也就是日軍所稱的“西山陣地”。
松山陣地的守備部隊主要屬於步兵113聯隊(松井聯隊),而這個金光惠次郎卻是第56炮兵聯隊(西村聯隊)第3大隊的大隊長,並不是113聯隊的軍官。當初,之所以
《戰場上的蒲公英txt下載》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