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部分 (第1/4頁)

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尚∷燈鶚跡�哉�芳竊氐奈髦苊鶩黿崾��媸滌牘值��徊�諞黃穡�氏殖銎嬉斕乃�孛婷病�

【復仇】周幽王和褒姒(2)

但是太史公司馬遷,在他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的著作中,為什麼如此詳細地記載明顯怪誕的故事呢?綜觀《史記》全書,類似的情節可說絕無僅有。

天漢二年(前99)秋,漢武帝派樂人出身的外戚、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擊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李陵帶領五千兵出居延海以北,迎擊匈奴,被匈奴單于以八萬兵包圍,而李廣利不派援兵,李陵血戰後“遂降匈奴”,漢廷震動。司馬遷為李陵辯解說:“陵提步卒不滿五千……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漢武帝認為司馬遷為李陵遊說,是為了詆譭李廣利,遂“下遷腐刑”。司馬遷受此奇恥大辱,在蠶室裡立下決心:忍辱完成《史記》。

前92或前93年,司馬遷出獄,任中書令。這時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等職的任安寫信給他,希望他能“推賢進士”。後任安因罪下獄,被判死刑,司馬遷寫了名垂千古的《報任安書》,不僅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著名論斷,不僅表白了“發憤著書”的苦衷和決心;尤其重要的是,在前98年漢武帝“族陵家”,李陵案已成鐵案的情勢下,司馬遷明知給獄中的任安寫的這封信,必會上達天聽,還是委婉、然而堅決地再次實現了替李陵的辯護:“身雖陷敗彼,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而且,順便諷刺了大臣們和漢武帝的醜態:“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後數日,陵敗書聞,主上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大臣憂懼,不知所出。”

———可以想見,司馬遷一而再,再而三地為一個投降異族的“漢奸”辯護,必定抱著某種堅不可摧的信念。而他自承的“發憤著書”,乃“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報任安書》)———講述往事是為了排解鬱結,是為了抒發孤憤,那麼,不厭其詳地講述褒姒迴圈復仇故事的奇異細節時,太史公一定也滿懷著復仇的衝動和快意;只不過,褒姒的一笑傾國,是為了母親那突如其來的曠世哀怨,而司馬遷,是為了自己那羞恥的殘疾之軀。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龜息】息侯和息媯

偉大的德語詩人里爾克寫道:有何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餘華把這句話改為:有何勝利可言?活著意味著一切。“挺住”和“活著”,是兩種判若雲泥的生存狀態。而以道德高標自許的儒家正統價值觀,只允許自己“活著”,卻要求別人———特別是女人———“挺住”;挺不住的時候,就要毫不猶豫地自裁,等著被儒生們上書表彰為節婦或烈女。所以在中國,女人挺住,男人活著才意味著一切,除此有何勝利可言?

所以清朝詩人鄧漢儀詠息夫人的名句“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氣味就大為可疑。不去追根溯源地搞清為什麼“死是艱難的”,為什麼不願去死,而是人云亦云地嘆息———美麗的息夫人啊,你為何如此怕死?為何空讓千年之後活著的我輩傷心?———則簡直毫無心肝。

《左傳·莊公十年》載:“蔡哀侯娶於陳,息侯亦娶焉。息媯將歸,過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見之,弗賓。息侯聞之,怒,使謂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於蔡而伐之。’楚子從之。秋九月,楚敗蔡師於莘,以蔡侯獻舞歸。”

蔡哀侯和息侯娶的是陳國(今河南淮陽)國君陳宣公的一對女兒。因為嫁到息國(今河南息縣),所以息夫人叫息媯,媯是姓。息媯歸寧路過蔡國(今河南上蔡),蔡哀侯沒有以上賓之禮對待這位美若天仙的小姨子,甚至還因有非分之想,舉止十分輕浮,有調戲之嫌。息侯聽息媯一說,大怒,可他報仇的辦法卻是引狼入室:和楚國(都郢,今湖北江陵)訂立攻守同盟。楚國恰巧正雄心勃勃地想北上,吞併江漢一帶的小國呢,這一來正中下懷,遂採用了息侯的計策。公元前684年,假裝###息國,息侯求救於蔡哀侯,楚和蔡在莘地大戰,以蔡哀侯的慘敗而告終,連蔡哀侯本人都被俘虜了(後又被放還)。此戰例亦為三十六計中“假道伐虢”的預演。

這件事對楚國意義重大。杜預《春秋》注說:“楚僻陋在夷,於此始通上國。”自此,楚國方為諸侯側目,也拉開了四方征伐、

《身體的尊稱是什麼》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