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頁)
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孩子沒有發現“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規律,他們僅僅是根據教科書上提供的內容,簡單地去記憶那些朝代、那些戰役,孩子記憶的效果不但不會很好,而且他們很有可能很快就對歷史喪失興趣;
如果孩子沒有把政治上所講的內因、外因等真正弄明白,那即使是很簡單的社會現象,他們也會解釋不清楚; 。。
二、文科科目學習——學會“記憶”是關鍵(2)
……
由此可見,記憶是學習文科知識的主要手段,但理解是記憶的基礎。
那麼,對於這些初中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在記憶之前,去理解這些文科科目的知識呢?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政治、歷史、地理哪一個科目,只要是把握住它們的學科規律,記憶起來就會容易的多。也就是說,只要孩子在記憶的同時多思考、肯“鑽研”,那孩子很容易就會總結出這些學科的學習規律。
我就曾接觸過這樣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不論學習哪個科目都喜歡“琢磨”。有一次,這個孩子拿著他的歷史課本這樣對我說:“老師,我發現中國古代那些朝代的更替全部都是由那些末代皇帝推進的。這些末代皇帝一般都沒有打天下,他們的天下是從父親、祖父、曾祖父等手裡傳下來的,他們從小就在安逸的環境中長大,他們不知道打天下的辛苦,所以要麼貪圖享樂,要麼沒有治國的氣魄……總之他們的作為不能使人民滿意,當一個國家失去民心時,它滅亡的時刻也就到來了。”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說明他真的下工夫去“琢磨”歷史這一學科了。當然,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把朝代更替的規律都“鑽研”出來,那那些朝代更替的記憶對於他來說也就成了小菜一碟。
其實,只要是孩子“鑽”進去,這些文科學科是有很多的規律可言的。
概括來講,初中的政治就講了兩點內容——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只要孩子把生產力、生產關係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掌握好,那其中的那些瑣碎的知識再記憶起來就要容易的多;
而初中的地理主要是讓孩子認識世界、認識中國、認識一些自然現象,進而開闊視野,提高思維的高度。如果孩子瞭解了這些,那他們就會充滿熱情地去記憶世界的七大洲、八大洋以及中國在世界的位置;
……
所以,不管孩子學習哪一科目,家長首先要引導他們“鑽”進去,並引導他們在記憶的同時能夠找到各個科目的規律。
方法二:讓孩子瞭解了人的遺忘規律再去記憶
文科科目的學習主要靠記憶,但這種記憶並不是要讓孩子去盲目地記憶,在讓孩子去記憶之前,家長必須讓孩子瞭解人的遺忘規律。
人的遺忘規律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的,他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遺忘規律圖”。他認為人們在學習知識後,遺忘的程序並不是均勻的,而是最初的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也就是說,人的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的,人們要想把知識記得牢固,就要做到及時複習和重複複習。
我曾教過這樣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很聰明,平時老師和同學們都覺得他學習不是很用功,但每當考試成績公佈時,他的成績總會令老師和同學們驚訝,尤其是那些文科的科目。
在一次班會中,我讓他給同學們分享學習的經驗,這時,我才明白他文科學科成績優秀的原因了。
原來,這個孩子很早就瞭解了人的遺忘規律,並根據這個規律自己研究出一個獨特的學習方法——提高“回頭率”方法。
即,老師每講完一節課,晚上他就會把老師所講的內容複習一遍,並且每隔三四天,他又會把前面的內容大致複習一遍。由於複習及時,以及“回頭率”的提高,考試之前,他不用再像其他同學那樣“開夜車”、“臨時抱佛腳”,也能很輕易地取得好成績了。
二、文科科目學習——學會“記憶”是關鍵(3)
關於文科知識的學習,很多初中的孩子常常用“臨時抱佛腳”的方法學習,即考試前幾年天,對這些科目進行突擊學習,使勁背,使勁記。也許這種方法對應付考試能夠產生一定的效果,但從長遠角度來考慮,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學習方式並不能使孩子真正地掌握知識,因為考試後很多孩子都曾對我講,考試前所記住的那些內容幾乎一下考場就忘光了。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人的記憶分很多種,那種突擊式的記憶只是臨時記憶,雖然孩
《四年級改變孩子一生》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