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不消停的元夕(中) (第1/3頁)
最後的放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個兒子的雅集攪動整個朝堂,要說唐武宗不知情還真不可能。
如果是其他皇帝面對這種局面,一定會往死裡打壓,因為兒子們結黨營私窺視皇權,禍『亂』朝綱是小事,犯上作『亂』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唐武宗並不會打壓,相反他還在努力的扶持這種局面。如果沒有他這個皇帝發話,就算是杞王和兗王敢開雅集,朝堂上這麼多大臣也不敢去。為了防止大臣們不去,他還親自下詔書,讓杞王和兗王開雅集,百官必須去參加。
倒不是唐武宗特立獨行,也不是他心胸有多麼遼闊,只是時代不同,背景不同,這位皇帝多番取捨之後,才做出這麼個對皇家最有利的奇怪決定。
也許是有鑑於皇子奪權的先例,大唐的皇帝建造了十六宅。自從它建成以後,包括皇帝兒子在內的所有王爺們就都被圈禁在那裡,不僅出不了京城就藩,連從政都是個奢侈的願望。
這麼做,固然可以讓皇帝高枕無憂,免除藩王作『亂』的危險,卻也讓皇家的影響力虛弱至極,一旦有個什麼風吹草動,皇族能出來力挽狂瀾的人鳳『毛』麟角。
夜深人靜的時候,唐武宗經常思考一個問題,為何皇家會落魄到屢屢受制於人的田地。遍尋前史後他才忽然發現,原來宗室作『亂』雖然是皇位的威脅,但是更多時候他們是皇位的保障。
哥哥在位的時候,甘『露』寺之變還能有個皇叔李石力挽狂瀾,努力維繫著皇家的尊嚴。可是自己呢?就算皇叔沒有因為刺殺一事嚇破膽而主動外放,他也不可能每一次都幫著自己力挽狂瀾,因為人的壽命是有限的。
多番考量之後,唐武宗忽然發現,宗室縱然有作『亂』之危也要比受制於人要好得多。就算自己被藩王推下皇位,這個皇位還是李家的。如果被別人推下去,皇權豈不是要易主?皇家豈不是要面臨滅頂之災?
前思後想之下,唐武宗不僅開始允許兒子們參與政事,而且還努力幫他們塑造影響力,讓人們主動往他們倆門下歸附。
不得不讚嘆一聲皇帝下了一手妙棋,這麼做的好處不勝美屬。
首先,因為是自己的兒子,就算他們有太宗和肅宗之能,可以在自己生前就奪皇權,自己也不會有任何危險,頂多做個太上皇,享受一下安逸的生活。
其次,對於皇子們來說也是一種歷練,既能解決皇權衰落的問題,也能讓他們在歷練中成長,為將來接班打下堅實的基礎。
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唐武宗想要轉移矛盾。他想削弱門閥,也有一堆堅定的支持者。以他為首的這些主張削弱門閥的人屬於革新派,那些被觸動利益的世家門閥屬於守舊派,兩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已經成為朝堂上最突出的問題。
用兩位皇子的國本之爭,轉移兩派之間的矛盾。讓兩派都選出自己支援的人,將自己的希望灌注在支持者身上,這樣便可以讓矛盾緩和很多。因為人一旦還有希望,做事就不會毫無顧忌,難免會畏首畏尾。到手後左右相爭的兩派,只會越來越倚重自己這個皇帝,讓皇權變得更加有用。
從這一點來看,雖然即位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帝王權術已經被唐武宗玩兒的出神入化。也不難發現,骨子裡是革新派的皇帝,選擇兗王做繼承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他代表著守舊派的勢力。
那麼兗王是不是就徹底葬送了繼承皇位的機會呢?顯然不是,因為唐武宗還有另一番考慮。
如果他能從根本上解決藩鎮,或者藩鎮已經被削弱的成不了氣候,兒子可以無憂無慮的專門對付門閥,那麼杞王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他不能解決藩鎮的問題,那麼兗王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兗王既然代表著守舊派,藩鎮對於他當皇帝的呼聲肯定會更高。由他繼任,大唐才能最平穩過渡。
當然這些都是長遠的想法,唐武宗現在最主要的想法還是長生不老,自己統治江山千秋萬代。
此刻皇帝可以拋去這些雜七雜八的心緒去休息吐納,可是被他攪動起來的百官們卻正是忙活的如火如荼的時候。
李德裕和魚弘志都把皇帝的想法猜出個大概,所以他倆對於這次雅集,既沒有世家門閥那麼熱心,也沒有李讓那種想要明哲保身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小心翼翼。
兩人和平常一樣,有一句沒一句的先聊著,說道哪個話題就順著說下去,就算是無意中說個一兩句國家大事,揣摩聖意他們也不在乎。
對於皇帝的想法魚恩雖然猜的不夠透徹,但是他的眼睛會看,耳朵會聽。發現兩個老狐狸
《唐初駙馬》 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不消停的元夕(中)(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