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明宣番外 (第1/3頁)
鏡鸞沉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昭之西,夜凌之東,有青黛諸峰,連綿千百餘里,千峰交錯,合築其骨,萬壑縱橫,互結其脈,雄奇秀麗,渾然巍峨,爭高直指。諸峰中至高者名曰御天峰。御天峰,天下奇險,宇內名播,古人云,登御天而尋仙,天下無山矣。
御天峰,多石而少樹,多峭壁而無緩坡,山中只一狹窄石道,繞峰而旋,沿壁而上,年久風化,不知何人留之。
然此時卻有二人行於其上,正當秋陽高照,天高氣爽之時,峰間嵐色渺渺,霧若帶然,遠觀之二人如行於霧中,其驚險不言自喻。
“這小路太過陡峭,王爺您真的一定要登到山頂麼?”身後侍從模樣的男子擔憂道。
納蘭崇頭也未回,一腳穩穩踏在石板上,“不親身體會一番,就難以用筆墨描摹御天峰的雄偉。這是傳說中咱們大昭最高的山峰,是《昭寧志地理卷》的重中之重,我自然要登上去瞧瞧。”
說著,他繼續向前,□□筆直的背影在秋陽下落下稀疏的影,又被縹緲的雲霧割裂。他身著素雅清淨的月白錦袍,墨色的長髮綁在背後,落下齊整的髮梢,隨著他的步履輕揚。
周邊愈發冷了。方槐一步步跟在後面,無意中看到那髮梢中的點點銀白,心中微微一驚。
大昭王朝一統四海,昭武帝君威日重,幾年前下旨重修《昭寧志》,並囑咐道務必將整個大昭的物阜民豐、風土人情都一一記述下來,讓後世都能瞻仰到這個時代的鼎盛非凡。
這個任務自然是落在翰林院身上。納蘭崇自請為編纂書籍的負責人,並開始出遊各地,親身瞭解大昭廣袤國土上的各地民情風俗和名勝古蹟。
除了去年老王爺過世,納蘭崇回京繼承爵位之外,這幾年他從未回過京,一直在外遊歷,途徑河南、河東、河北、關外四路,到現在的岷州,翻過青黛,便是西陲夜凌路了。
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岷州。上一回還是昭武十年夜凌之戰的時候。也正是那一次,讓他深深感受到身為皇親貴胄與平頭百姓的遙不可及的距離,讓他親眼見到在社會最底層生活的百姓的情狀,也讓他體會到大自然的各種驚奇秀麗,那是京城貴府永遠無法比擬的迷人風景。那時候,他就萌生了想要遊歷一番的念頭,現在藉著編寫昭寧志的由頭,也算是夢想成真了。
只是他自小生活優渥,門庭高貴,在外風吹日曬幾年,看著難免添了不少風霜。去年回京時曾和沈天珩、蘇墨阡雲華樓小聚,二人都笑讚道,他現在彷彿一塊被打磨光滑的玉石,沉下年少的浮躁稚嫩,透出深不見底的醇厚和穩重來。
又何止是納蘭崇,這些年過去,當初的意氣少年都變了模樣。蘇墨阡和沈天珩都任了京中要職,朝堂歷練幾載,都練出幾分喜怒不形於色的內斂。不同於過去的明爭暗鬥,如今的沈蘇兩府的關係算是互相敬重,互不相犯。
對於納蘭崇來說,能在有生之年精心編修好《昭寧志》是他畢生的任務,他為此能放棄京城的繁華,王爵的顯貴,或許別人會覺得不值,但他卻甘之如飴,樂此不疲。
他轉身看了眼方槐,笑道:“虧你還是個習武的,體力倒還不如我了。”
方槐抹了下汗,慚愧道:“王爺說的是。”說著他拋下方才因那銀白頭髮而一瞬間襲來的心寒,三兩步追上納蘭崇的步子。
“我說過,在外就不用喚王爺了。”
方槐頓了頓,“不管如何稱呼,在屬下心裡您都是王爺。”原該坐享富貴一世清閒的王爺,而不該漂泊在外受盡顛沛之苦。
心裡這樣想,他也說不出什麼勸阻的話。主子要做什麼,他身為屬下只有奉陪的份兒。當初他決意遊歷時,老王妃不知勸了多久也沒有改變他的心意,他一個下人又能說什麼呢?只盡心護著主子就是了。
老王爺過世後,能壓得住主子的,只有金鑾殿上的那位。而那位,大約巴不得王爺離開京城吧。
二人行行走走,終於在午後豔陽高照時登到峰頂。
頂處仍然沒有多少樹木,中間一塊平地,站在上面,入眼而來的畫面是如此美麗,讓見過多少美景奇景的他也要驚歎不已。
眼前雲天純澈,雲霧繚繞,如綿如絮,如氣如煙,腳下的眾多山峰、遠處的重嶂疊巒若隱若現,渺渺綽綽,峰隨霧卷而變,景隨靄旋而新,俯瞰而下,眾山皆小,伏於腳下。
整顆心都隨之變得開闊起來,所有煩憂一掃而空。
納蘭崇命方槐將揹包的紙筆取出,席地而坐,動手開始記錄下周邊地勢和風景。記完之後,方槐送上一壺水,他喝了一口,
《盛世獨寵絕世小毒醫小說》 第146章 明宣番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