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發動了“夏季攻勢”。6月初,鐵嶺以北、長春以南,中長路兩側分散孤立的敵人據點已被肅清,四平市已完全孤立。前線部隊指揮員判斷四平守敵只有一萬八千人,建議攻取四平。林彪早有此意,他立即批准了這一建議。6月14日,前線部隊發起總攻,歷時十五天,將四平守軍壓縮至市東北一隅。這時,情報查明,四平守敵實際為三萬四千人,且有空投接濟,彈藥尤足,而瀋陽、長春兩個方向的敵軍共計十個師的兵力已出動增援。聯軍攻擊部隊遂於6月30日撤圍。
又是一次得不償失的進攻。此次戰鬥殲敵一萬七千人,聯軍自己傷亡一萬三千人。對於作戰失利的原因,除情報不明外,從總指揮部的角度來說,主要是決策輕率。雖然在戰鬥發起前,以“林(彪)羅(榮桓)”的名義發出了《四平戰鬥應注意事項》,但實際上有輕敵思想,總部首長也沒有親臨前線指揮。林彪、羅榮桓對此承擔了責任。
1947年9月至11月,林彪又指揮發起了“秋季攻勢”,殲敵六萬九千八百人,攻克城市十五座,擴大解放區面積三萬八千平方公里、人口二百六十萬,又一次打到四平前沿。迫使敵軍龜縮於北自吉林、長春,南至鞍山、營口,東至撫順,西到阜新、錦州這樣一個狹小的區域內。
隨後,林彪挾“秋季攻勢”的餘威,又發動了“冬季攻勢”。在持續九十天的作戰中,東北民主聯軍沿四平至大石橋的中長路和山海關至瀋陽的北寧線展開攻勢,一舉攻克敵軍堅固設防的戰略要地四平和其他十八座中小城市,殲敵十五萬六千人,使敵軍龜縮到長春、瀋陽、錦州這三座孤城中。
在東北戰場上,林彪打敗了蔣介石麾下的所有名將。白山黑水,竟成了這些享譽中外的軍事家身敗名裂的滑鐵盧。
熊式輝,東北行營主任。杜聿明,東北九省保安司令。他們以眾擊寡,以強凌弱,聯手“追剿”林彪。幹了一年多,損兵三十萬,將一度佔領的大城市大部喪失,被撤職查辦。
陳誠,國軍參謀總長,是蔣介石稱讚為最有辦法的智將。接任東北行轅主任後,躊躇滿志,擴充軍隊,調運物資,不斷地開軍事會議,制定了一個又一個周密的軍事計劃,贏得國民黨高階將領的一片喝采。可惜,此公志大才疏,上陣沒有幾個回合,就被東北聯軍打得灰頭灰腦,處處被制,國民黨在東北的地盤被壓縮到長春、瀋陽、錦州及其附近十來個城市,國軍中最為精銳的第五軍被林彪嚼得連骨頭渣都不剩。陳誠自知不是對手,智窮計竭之際不惜裝病請辭。
蔣介石無奈,只好再次走馬換將,祭出了最後一張王牌——衛立煌。與衛立煌同在陸軍大學深造過的符昭騫對同窗好友有一段精采地描述:
衛是蔣集團中最能打仗的一員戰將,遇事不畏難,不怕苦,不討價還價,故取得蔣之歡心和信任。且衛行伍出身,久經戰陣,打起仗來,行動敏捷,猶如生龍活虎。許多人認為他是老粗,不學無術,看不起他,也有許多人譽之為曾國藩部下的鮑超。
蔣介石把挽救東北的希望寄託在衛立煌的身上,有三點理由:一、論資歷和聲望,衛立煌能夠充當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二、論人事關係,像杜聿明、鄭洞國、範漢傑、廖耀湘這些人或者是衛立煌在遠征軍中統率過的,或者是他的老部下,他都能統馭得了。三、論才能,衛立煌具有罕見的軍事天才和組織能力,抗戰期間他率領中國遠征軍轉戰緬甸,取得空前大捷,獲得中外軍界一致好評。
衛立煌精明過人,懾於林彪的威名,他違反了從來不討價的習慣,拒絕掛帥。蔣介石叫張群來勸駕。張群素以能辯著稱,鼓起如簧之舌,說得唇焦口乾,也無濟於事。蔣介石又令顧祝同當說客。顧祝同是衛立煌最熟悉的朋友,私交甚好。他談了半日,也沒勸成。最後,陳誠的老婆譚祥也來了,裝出一副可憐的樣子,說:“辭修(陳誠字辭修)病得沒法,只有請衛先生去東北才有辦法。衛先生答應去東北,就是救了我們一家。”衛夫人韓權華送走譚祥後,忍不住大發感慨:“救了他們一家,不是坑了我們一家?有權有利的事你們就爭,弄得不可收拾了,就把爛攤子交給別人,叫別人去當替死鬼,這是什麼心思?”
蔣介石只好再度出馬,一開口就給衛立煌大戴高帽子:“東北是一個比西歐還要大的地方,那裡的重工業佔全中國一半以上,是我們民族復興的生命線,得失影響國際視聽和全國的人心,沒有得力的人才是鎮守不住的。過去幾十年,有幾次靠你挽救了危險的局面,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在這個緊要的關頭,我把東
《林彪的各位扮演者》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