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蛭��筆茄蝦�卮��饈撬秤ψ勻壞淖齜ǎ�僑嗣竊詡蓋�甑納�罟媛芍兇芙岢隼吹摹�
再比如飲食藥膳的差異:我國地域廣闊,不同的地區,由於氣候條件及生活習慣的差異,人們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也不盡相同,所以施膳亦應有差別。東南部地區潮溼炎熱,病多溼熱,宜選清化之品;西北部地區地高氣寒,時多燥寒,宜用辛潤之物。同樣採用溫裡補陽藥膳,在西北嚴寒地區,藥量宜重,而在東南溫熱地帶,其藥量就應該輕一些。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靈樞》的核心內容重在闡述經絡和針灸理論,《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係等。《素問》中有的篇章叫“論”,有的叫做“大論”。《素問》共有九篇大論,除了“四氣調神大論”、“陰陽應象大論”外,其他七篇分別叫做“天元紀大論”、“五執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和“至真要大論”。這七篇都是立足於天人之氣的相感、相召與人體生理、病理的關係,從這一角度來探討天人相應的,特別闡述了環境氣候對人身體和健康的影響。可見,中醫學對天人合一這一理論自古就是相當重視的。。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一講 天人合一是養生之本(3)
最近幾年,山西靈石縣一位叫李可的中醫在全國很有名氣,因為他擅長用大熱有毒的中藥治療危急重症,救活了很多被西醫宣判死刑的患者。一般的中醫大夫用附子不敢超過10克,而他動不動就用幾百克。我在這裡不討論李大夫的醫術特點,咱們看看記者採訪他時的一段話:
記者田原:您那兩年看的書,最深的理解是什麼,您把什麼東西看懂了?
李可:對病的理解呀,跟大環境聯絡起來了。我出生那時是1957年,1958年就是大躍進了,大鍊鋼鐵;緊接著就是自然災害,蘇聯對我們掐脖子,撤銷援助。當時的老百姓呀,普遍都吃不飽。所以我那時候有個什麼考慮呀?在整個大環境中所有人都中氣不足,他吃不飽啊,所以凡是病,你用補中益氣湯這個很簡單的方子,都可以調理過來,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啊,一個是看這個大環境,一個是看具體的人,在這個大環境中哪一點有問題了,我們就調他這點。
(摘自《人體陽氣與疾病》,P140—141,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大家看看,李可大夫說,一個是看大環境(大整體),一個是看具體的人,“在這個大環境中哪一點有問題了,我們就調他這點”。也就是說,先看見森林,再看樹木,千萬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臺灣佛教宗師星雲大師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獨立存在的東西,一切都必須在各種因緣的和合之下,才能存在。”所以佛學、道學、醫學,都是相通的。
全國著名的中醫方劑學老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綿之教授在談到中醫學時說:“它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它治的不是機械的人,或者說不是自然人,而是社會人。”大家看這個名詞——社會人,說得多好,其實就是強調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在社會上的一個個體。一個人養生好不好,要先看他順應自然是否做到位了,先看他周圍環境怎麼樣,先看他的社會關係處理得怎麼樣。作為醫生,在給患者看病的時候,也不要只是把眼睛直勾勾地盯在患者身體本身上,或者只盯在檢查的各種報告單上,千萬不要忘記從患者周圍找找原因,要先多考慮大整體。
我曾經參加一個會議,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一位退休老領導在講話時反覆強調天人合一,還說現在中醫的教材開啟就是大講特講陰陽五行,天人合一要麼不提,要麼寥寥數語。他強烈呼籲應該把天人合一列為第一篇章,讓學中醫的人先知道天人合一的重要性。
2009年5月14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登載研究論文稱,21世紀對人類健康最大的危害就是氣候變化。中醫學歷史上最著名的經典之一《傷寒論》恐怕就是因為氣候變化、瘟疫流行而寫就的。近年的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發生恐怕和氣候環境的變化也不無關係。
總而言之,我們要用天人合一的大整體思想來啟發思維,這將對治病養生有很大意義。
循天時之變,四季養生
一年四季,自然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發展規律。從中醫學傳統的理論來看,季節不同,對人體各方面的影響也明顯不
《從一到十開頭成語》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