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章樹理的一席話頓時引發了一通對何賽嬌的猛烈抨擊。
鄺路明歪了歪嘴角。“我看‘母夜叉’就是個人格變態分子,她成長的家庭環境肯定比較惡劣,父母八成都是粗野、沒教養的人,根本不可能給她什麼恰當的教育。”
其他人也紛紛發表看法。
“確實,那廝一看就是從小沒調教好。”
“對,怎麼看她都不象是從小受到嬌寵溺愛的人,而更像是從小飽受虐待的人。”
“就是,就是!她成天惹是生非,尋釁滋事,有點虐待狂的味道。而虐待往往都是受虐狂,就像希特勒。”
“你看她被兇手打成那副德行,別人起碼得躺上十天半月才能下床,她卻沒事人似的當天就大搖大擺四處亂竄,肯定是從小被揍到大,不知道疼為何物啊。”
“那兇手呢,我是說我們的這個兇手呢?他又有什麼具體的特徵呢?”楊建平的問題始終圍繞著他的兇手提出。
“關於我們這個兇手的外形特徵,我認為警方的描述相當準確,我沒有什麼要補充或糾正的。”我爸難得謙遜了一回。“我想說說他的成長經歷。之前已經說過,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人格的形成,絕對跟他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有關。”
我爸繼續向弟兄們扔出“弗洛伊德”炸彈。“弗洛伊德認為,變態人格從兒童時期就形成了。我們可以大致判斷,兇手的父母從小對他的教育要麼是過度嬌寵溺愛,放任不管,使其自我惡性膨脹;要麼就是過度嚴厲、過分強迫、訓斥,導致他精神壓抑或逆反心理;或者父母的行為缺乏一致性,使得孩子無所適從,缺乏可效法的榜樣,因此不可能發展具有明確的自我同一性。
“兇手很可能在童年經歷過不幸,比如父母或其他跟他比較親密的家庭成員意外死亡或者離異,對他造成了打擊,而身邊又沒有值得信賴或者有權威的人對他進行心理安撫和疏導,結果造成他情感失助,處於孤立無援的焦慮狀態,認為自己被人拋棄了,從而形成了對社會現象顛倒的認知和情感。
“根據我的判斷,他很可能來自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雙亡。不過從警方的描述來看,他的受教育程度恐怕不會低於在座的大多數人,因此家境不可能太差。我認為他更有可能來自經濟條件尚可、但父母之一早亡或者離異的單親家庭。
“他專找女性下手,而且作案手段殘忍,表明他痛恨女性,女性很可能是他痛苦的根源。據此我的猜想,他早年去世或者離家的親人有可能是他的父親,而母親則伴隨著他成長,但可能對他十分嚴厲,很可能從來沒有給過他多少母愛……”
“你為什麼認為他母親沒有給過他多少關愛?”張曉書問道。
“研究表明,這些連環殺手大多不具備愛的能力,那多半是因為他們缺少這方面的體驗。其原因主要是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導致他們沒有機會學會如何去愛。父母中誰應該負主要責任呢?當然是母親!因為對於兒童來說,其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年人就是母親。此外,既然我認為他很可能從小便失去了父親,那麼,如果他沒有學會愛,那隻能是唯一可以給他愛的母親,卻從來沒有給過他愛。”
“究竟是什麼樣的母親,才會對自己的孩子表現出如此的冷漠呢?”唐華問道。
“子女眾多或者家庭負擔沉重而忙不過來的;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子女的;自私自利、只知道自己享受、毫無責任心的;性格暴躁、暴戾無常的;酗酒成性的;偏執狂、精神病患者或者有其他心理障礙,以致無法與子子女溝通的……諸如此類的母親。”我爸解釋道。
“這樣看來,這類變態殺手也有讓人同情的一面啊。他們的童年一點兒也沒幸福可言。金色二字與他們的童年根本不沾邊,恐怕只能用黑色來形容了。”鄺路明說道,語氣中含著一絲同情。
“是啊,正是童年時代的悲慘記憶,導致了兇手們成年後的殘暴行為。他們因為缺乏正確的引導而沒能夠形成正常的、符合社會規範的人生觀和行為方式,因此與社會格格不入。但他們不會認為這是自己的錯,反而認為是整個世界都背棄了他們,因此他們開始仇恨這個世界。小時候他們能力有限,只能透過虐待小動物,欺負比他們弱小的孩子,幻想著幹掉那些傷害過他們的人來發洩心中的憤怒。
“他們會一直沉迷於幻想,因為在幻想的世界中,他們無比強大,可以掌控一切,為所欲為----用他們的想象力幹掉他們痛恨的人;把歧視他們的老師連同他們痛恨的學校夷為平地;把寄養家庭中經常欺負他們的受寵的孩子活埋
《談笑之間一眨眼文案》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