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第1節:彼此鬥來鬥去相互撕咬2005年04月20日
1.通往歷史的線索
歷史是一條浩蕩的長河,不論是清流還是禍水,總是自有源頭。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源頭,你首先發現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葉,西方各主要強國伴隨著工業革命而迅速崛起,為了爭奪更多的勢力範圍來壯大自己,爭先恐後地對外擴張,公然欺凌弱小,瓜分殖民地。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率先對塞爾維亞展開吞併之戰。隨後,德國、俄國、法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大約15億人口相繼捲入戰亂。這場為貪婪所驅使的混戰打了4年零3個月,傷亡3600多萬人,最終以英國、法國等協約國的勝利和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的戰敗而結束。
1919年1月,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單方面制定並迫使戰敗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根據條約,德國交出了1/8的國土、1/10的人口和300萬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擔1320億金馬克的戰爭賠款;同時,廢除德國普遍兵役制,解散德軍總參謀部,陸軍總數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不得超過1。5萬人,艦隻總數不得超過36艘,不準擁有主力艦和潛水艇,不許建立空軍,不許建立軍校,不得擁有軍用飛機、坦克和重炮等進攻性武器,拆除德國西線軍事工事,萊茵一帶劃為非軍事區。
這個條約,正如列寧所說:〃不過是強盜和掠奪者的條約他們把德、奧搶劫一空,弄得四分五裂。剝奪了這兩個國家的全部生活資料,使孩子們捱餓,甚至餓死。〃《凡爾賽和約》滿足了英國、法國等國的貪慾,卻在德國引起了憤怒,被視為〃恥辱和約〃,在德國人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種子。對此,法國元帥福煦在簽訂和約時就已經清楚地預見到了:〃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另外,因為分贓不均,戰勝國之間也產生了激烈的矛盾。戰爭期間,英國、法國和俄國為了拉攏義大利參戰,曾經許諾戰後共同瓜分戰敗國。但是,根據《凡爾賽和約》,英國獨得140萬平方公里的新殖民地,法國得到13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義大利卻只分到了10萬平方公里的貧瘠土地。義大利因此認為英國、法國背信棄義,懷恨在心。
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美國和日本之間的利益衝突也在不斷加劇。為了抑制日本的擴張,1921年11月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比利時、荷蘭、葡萄牙、中國在華盛頓召開了九國會議。會議締結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迫使日本將山東的權益和膠濟鐵路歸還中國,撤出日本軍隊。日本認為自己受到了壓制,因而對美國等西方列強心懷仇恨,為日後的太平洋戰爭埋下了伏筆。
第一次世界大戰留下的另一個影響深遠的因素,就是沙皇俄國的垮臺和蘇維埃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使得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鉅變:在西方列強爭奪霸權和私利的矛盾之外,世界上又形成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對抗。在蘇聯的影響下,許多國家都成立了無產階級政黨,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嚴重地動搖和威脅著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這種錯綜複雜的矛盾和對抗,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世界危機四伏,更加動盪不安。一切有利於戰爭的因素和勢力都在肆無忌憚地瘋長,醞釀著規模空前的風暴和更大的災難。
精彩旁白:自從野獸不再對人類生活構成危險後,暴力的使用就轉向了人類自己,成為解決重大爭端的一個主要手段,人類歷史上因而充滿了戰爭。B·艾倫萊希著《血的儀式》
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寧作為當代人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一群野獸,他們彼此鬥來鬥去,相互撕咬,已經到了不能控制自己的地步。〃《列寧全集》第29卷
2.戰爭的策源地
在野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200萬德國人死於前線,150萬德國人傷殘,將近100萬德國人死於飢餓和瘟疫。1918年10月1日,德國元帥魯登道夫向高階軍官坦言:〃最高統帥部和德國軍隊已經完了。戰爭已經無法取勝,徹底的失敗即將到來。〃
第2節:不肯承擔失敗的責任2005年04月20日
但是,面臨崩潰的德國統帥部卻不肯承擔失敗的責任,依然於10月25日命令基爾港的艦隊出海攻擊英軍,提出要麼是〃輝煌的勝利〃,要麼是〃光榮的沉沒〃,而結果是8萬水兵的武裝起義,隨即
《一口氣讀完二戰史有聲小說》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