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中國散文學會編選 文歡 主編
歷史不忍細看 序言
歷史的真實細微之處往往令人震驚。然而魯迅先生曾經指出,歷史往往是不可靠的,同時代人所寫的歷史尤其不可靠。胡適先生也曾有過一個精彩的比喻,歷史就是一位任人梳妝打扮的小姑娘。不要說在專制的封建社會里,文網恢恢,動輒得咎,書寫歷史成了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因秉筆直書而遭遇血光之災甚至禍及九族者不知凡幾;就是到了近代乃至現代,歷史仍然充滿了數不清的謎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史料的發現,有些謎團才陸續地得以解開。
因此可以說,史家的任務就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構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接受的。這就要求,史家須摒棄功利,獨立思考,嚴肅認真,不斷地對歷史進行追問。把那些或者是因為利誘和威脅,或者是出於某種政治需要,或者是因為偏見,或者是因為個人的感情和愛憎,或者是我們所無法知道的原因,而背離了真實的歷史,一點一滴、持之以恆地去偽存真,恢復其本來面目,從而使歷史成為時代的見證、真理的火炬、記憶的生命、生活的老師和前人的使者。
說到底,歷史就是對細節真相的探究。然而,說出真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魯迅先生說過,謊言和假話越來越多,中國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瞞”和“騙”的文化。它已經成了民族的心理痼疾,因此,說出真相就具有挑戰某種民族思維的性質。真相的獲得,需要歷史學家的勇氣和責任感,需要探索,需要發現。值得慶幸的是,近些年來,一些史家和歷史事件的知情者、親歷者,孜孜以求,以史實為依據,按跡尋蹤,見微知著,決不妄加穿鑿,挖掘史料中的深層內涵,探尋歷史的本相、本質和發展規律,實事求是地評價人物的是非功過和歷史作用,體現了歷史學家的史膽、史識和史德。筆者有感於此,把近年來發表的有新意且有價值的文章,略作分類,編就此書。
這些文章,有些是歷史事件知情者、親歷者的回憶,把僵硬的歷史還原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變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把被有意迴避或語焉不詳的歷史,經過作者的調查和探索,使其重見天日並予以合適的評價;有些是根據逐漸解密的檔案或史料,把塵封多年因而被長期誤讀的歷史賦予嶄新的生命和意義;有些是對歷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說法、評價甚至是“定論”,根據作者的研究和發現,建構起迥異以往的命題和意蘊;有些則是將被歪曲、篡改甚至顛倒的歷史,還其本來面目或重新顛倒過來。
本書所收入的文章思想開放,無論是觀點還是材料,都有很多新鮮感,那種陳陳相因的陳詞濫調,在這裡無處安身。閱讀本書猶如走進一個陌生的國度,新穎的景觀層出不窮,身心會陶醉在一種受到新知刺激才會產生的精神愉悅。
學人和專家們閱讀本書會受到領悟、啟發甚至震動,但本書主要還是以大眾為閱讀物件。對那些“純學術”的鴻篇鉅製,敬謝不敏。眼睛向下,拒絕枯燥,注重文采,把平民化、生動性、可讀性和趣味性作為遴選文章的取向。學術只是一種精神,一種風骨,而鮮活豐滿的血肉和生命,才是我們的追求。
應該說明的是,本書的分類完全是為了閱讀的方便,多數文章因意蘊的多元,都是難以強作劃分的。人物和事件的順序基本上按時代先後編排,個別長文做了一些刪節。書中所收文章大都是“一家之言”,並不能完全代表編者和出版者的觀點,敬請讀者明鑑。
司馬遷之惑
向熹
2000多年前,當中國最偉大的史家司馬遷開始撰寫列傳第一篇《伯夷列傳》時,他陷入了矛盾——孔子說,伯夷、叔齊“求仁得仁,其何怨乎”,但司馬遷在一篇以伯夷、叔齊口吻寫的詩中看到怨憤之氣,於是他只能懷疑是不是自己對這首詩理解錯了。
接著司馬遷又借他人之口進一步闡述自己的困惑:如果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為何像伯夷、叔齊這樣一生“積仁”的人卻終於餓死?為何像孔子最推崇的弟子顏淵也常常食不果腹?而盜蹠無惡不作卻壽終正寢?司馬遷比照當時的現實,這並不是個別,而是普遍的現象!他終於忍不住將疑惑說了出來:“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司馬遷面對的困惑是迴圈的:如果天道酬善,那伯夷、叔齊的死就證明他們不是善人;如果他們是善人,那他們的死又在證明天道不是鼓勵從善的。
解決不了這樣的困惑,司馬遷只好到他最尊崇的孔子那裡找答案,找來找去,只找到三條不無
《《歷史不忍細看》》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