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05章 伐晉之戰(一) (第1/2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里長江,自古以來都是難以飛越的天塹。

當年曹操敗於赤壁,曹丕伐吳臨江而返,後來石勒數次南征,也是望江興嘆。

公元265年,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即位為帝,整整準備了15年,才於公元280年消滅孫吳,徹底結束了三國紛爭。

冉閔決定討伐晉室,於是令益州牧呂光為主將,仇池公楊安為副將,帶領15萬人馬,建造船隻,沿江南下,直擊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同時將皇甫顯宗從隴右調回,讓呼延信統管關中和隴右兩地。

任命皇甫顯宗為徐州牧,作為主將,令狐歸義作為副將,統兵3萬,從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出發,從東側進攻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

同時,自己帶領5萬人馬,以張蠔為右將軍,以鄧羌為左將軍,三路齊發,分別進攻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壽陽(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和淮南(今安徽省淮南市)。

同時,冉閔留任桓衝鎮守晉陽,與權翼、苻堅、申道生幾人執理朝政,維持國家秩序的正常運轉。

這一次,冉閔並沒有使用鄧遐和桓石虔二人,畢竟桓衝、鄧遐和桓石虔等人以前皆是晉朝的將領,他不想讓三人背上一個賣主求榮、殺敵叛國的罪名。

如此,經過一年的準備,冉閔大軍號稱百萬,從巴蜀、淮南、彭城三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東西千里,旗鼓相望,水陸並進。

面對冉魏大軍強勢壓境,晉朝上下一片恐慌。

經過一番商討,晉國決定任命尚書僕射謝安的弟弟謝石為徵虜將軍、征討大都督;

任命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人,統帥8萬兵眾抵抗冉閔;

同時任命梁州刺史、南中郎將朱序固守荊州,並讓龍驤將軍胡彬帶領5000水軍援助壽陽,兵分三路,北上迎擊冉閔大軍。

如此,此次冉魏與晉朝之戰,荊州已不是重點,反倒是淮南地區成為雙方爭執的焦點。

且說張蠔帶領1萬將士從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出發,一路向南,半個月後便到達了襄陽城下。

在這1萬大軍之中,有騎兵3000,步兵3000,其餘4000人皆為重灌攻城部隊。

南方多江河,多沼澤,多水田,大不同於北方。

所以,冉閔這次出征,騎兵並不多,是輔助軍隊,反而步兵居多,才是主攻力量。

駐守襄陽城的晉軍將領名叫朱序,時任晉朝梁州刺史。

這朱序也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當年司馬勳起兵反叛東晉,自稱梁益二州牧、成都王。

桓溫任命朱序為征討都護,派他率軍前往成都討伐司馬勳。

朱序不負重望,採取圍魏救趙之策略,帶領大軍長途奔襲,直擊成都,大敗司馬勳,成功平息叛亂。

此戰讓朱序聲名鵲起,被升任為徵虜將軍、兗州刺史、賜襄平子爵位。

後來,吳興郡人錢步射、錢弘等聚眾作亂,朝廷又任命朱序前去討伐叛亂。

朱序到任後,連戰連勝,活捉錢弘等人,順利平定叛亂。

襄陽位於漢水中游,地處江漢平原之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襄陽失則荊州失,荊州失則建康危。

自桓溫死後,襄陽無人防守,晉朝之中也無能征善戰的將領。

眾人算來算去,朱序已是朝中不可多得的、能擔負重任的、有作戰經驗的將領之一。

公元377年,朝廷任命朱序為使持節、監沔中諸軍事、南中郎將、梁州刺史,鎮守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

升官封爵後的朱序感覺自己也進入了上層社會,於是不再專心理政,每日與一些文人墨客闊論清談,依附風雅。

冉魏大軍來襲,朱序驕傲地以為有漢水天險阻隔,冉魏那些北方的“土包子”根本無法渡過漢水。

另外,襄陽城高大堅固,固若金湯,即使有少部分冉魏軍隊渡過漢水,也無法攻克襄陽。

於是,朱序每日依舊下棋喝酒,交遊喝和,根本沒有將戰事放在心上。

兒子混賬,卻沒想到朱序有一位“巾幗英雄”般的母親。

朱序的母親韓氏見到朱序大敵來臨,依舊無動於衷,於是幾次勸說,但朱序依舊我行我素。

老太太見說不動兒子,只好親自帶著下人檢查城牆,視察防務。

老太太來到襄陽的西北角,發現西北角城牆已經倒塌,城牆

《五胡亂華完整版》 第605章 伐晉之戰(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