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玄學年號 (第1/1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陽城,這地方乃是漢陽府府治,說起來也算是個府城,但是和長江對岸的武昌比起來就差遠了。 武昌,那才是當代湖廣巡撫的駐地,屬於湖廣地區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擁有高大厚實的城牆。 而漢陽的話,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要差一些,基本都是當成了商貿港口使用的,在軍事上也屬於比較難防守的型別,因此之前明王朝也沒把漢陽城修城什麼堅城要塞。 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城池,羅志學帶著人入駐漢陽城,一如既往的忙綠。 除了要安排整頓軍務外,還需要安排各種內政事務。 隨著保鄉軍南下,逐步控制安陸府、德安府、荊州府、漢陽府、黃州府等地後,保鄉軍所控制的地盤迅速膨脹。 目前保鄉軍治下,光是府級行政區就有八個,而州縣就更多了。 這麼多地方行政機構,是需要數量龐大的行政官員來維持的,以新控制的安陸府為例子,光光知府衙門裡可不僅僅一個知府就夠了,知府之下還有同知、推官、各處/局的處長局長們,各處下頭還有各科。 僅僅是一個知府衙門,最少也得上百號行政官員才能勉強維持。 安陸府下還有五縣兩州,這些州縣衙門也需要一一進行安排。 僅僅是任命各類中高階官員就夠羅志學焦頭爛額的了。 更不要說建立各地行政機構後,還需要及時的恢復各地民生。 不少地方都遭到過戰爭的破壞,不管是保鄉軍和明軍交戰,還是以為流寇的禍害,戰爭都導致了不少地方的民生非常艱難。 同時南陽府,襄陽府一帶地區還正在面臨旱災。 各種破事多得很。 這之前只是管理兩個府的地盤就已經讓羅志學那麼忙了,現在直接管八府之地,更是讓羅志學忙的腳不沾地,為此羅志學也是開始逐步放權,比如開始對於一些中級官員的任命,羅志學已經不插手了。 早些時候,連縣令的任命羅志學都會親自過問,但是現在對南邊數省的縣令們,羅志學具體已經不在管了。 羅志學現在只抓各知府衙門裡的三大主官,也就是正四品的知府、從四品的同知、從四品的推官的任。 其他知府衙門內的各處局的任命以及各縣,包括縣令的任命,羅志學已經徹底放權了。 當然這個放權也是分層次的,基本上正七品及以下的任命,也就是鎮長、縣衙門所屬各處局的任命,直接就交給了縣吏務處統籌負責。 從六品以上到正五品的任命,也就是各縣令、縣丞、主簿,府所屬各處、局長,府轄州知州、州丞、通判等人,則是由府吏務處統籌負責。 而從四品以上的任命,比如知府、同知、推官,才是由吏務部負責。 順帶一提,保鄉軍的地方行政機構以及官員品級、職權,很多名稱看上去差不多,但實際上完全不一樣。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縣令了,這個在明王朝裡是正七品,而在保鄉軍裡是屬於正六品。 通常來說,目前保鄉軍的地方政治構架,都是三駕馬車的模式。 即一個掌總把握大方向,並親自掌管人事權力的地方主官,再搭配一個主官行政事務的二把手,一個掌管司法事務的三把手。 具體下來就是府設知府、同知、推官。 其中知府正四品,抓總,掌管人事,其府吏務處由知府親自掌管。 同知從四品,掌管行政事務。 推官從四品,掌管司法事務。 府下屬的州和縣也一樣。 州衙門所屬的知州正五品,抓總管人事。 州丞從五品管行政 通判從五品管司法。 縣衙門所屬的縣令抓總管人事,縣丞掌管行政,主簿掌管司法。 這三級地方行政機構,都是相對一致,屬於典型的三駕馬車機構。 不出意外的話,等保鄉軍以後設立省機構了,大機率還是會這麼搞,一個巡撫加一個布政使再加一個按察使。 這個構架,其實就是把明朝的省級的巡撫加三司的機構進行稍微改動後而來。 但是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撤銷了都指揮使這種軍事機構,同時巡撫也不會有任何軍事指揮權。 如此是為了徹底杜絕文官插手軍務的可能性,以便實施嚴格的軍政分離。 在保鄉軍政治構架裡,能調動陸軍兵力的只有參謀部、能調動海軍兵力的只有海軍部參謀司。 除了這兩個機構外,其他機構,包括同屬軍事機構的後勤部、軍械部、軍政部、騎兵總監、炮兵總監都不行。 當然,羅志學本人不在這個限制範圍內。 實施軍政分離後的地方行政機構,其職權只限制在行政事務上,不用操心什麼軍務,那是軍方的事。 同時羅志學對保鄉軍行政體系一大變動,就是提高了諸多官員職務的品級,比如縣令從正七品提升到正六品,同知從正五品提升到從四品,如此是為了明確各司其事,免的副職徹底淪為可有可無。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314章》 第221章 玄學年號(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