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5章 都怪陳永福 (第1/1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保鄉軍雖然早確定下來了自身的灰色軍服,但是保鄉軍在最近幾個月裡擴充的速度極快,僅僅是保鄉軍新式軍隊就從三四千人快速擴充到了上萬人規模。 保鄉軍自行統一生產的新式軍服供應這些新式軍隊也就勉強,並沒有太多的產能來供應擴充速度更快,更多的降兵傳統軍隊。 更重要的是,為了能夠讓降兵傳統部隊能夠快速形成戰鬥力,往往只有很短的整編時間,緊接著就被派上各戰線了,根本就來不及對這些降兵們進行大規模的換裝。 如此情況下,短時間內也只能讓他們繼續穿著原來明軍的軍服,只不過是在袖子上額外綁了一條灰色的布條作為簡單的區分而已,只有小軍官們能夠配發新式灰色軍服的。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會的持續太久,保鄉軍內部的各類軍械產能一直都在快速擴充當中。 這些軍械也不僅僅是槍炮,盔甲等武器,同樣還包括了各類軍需物資,比如軍服,被服,帳篷,新式四輪馬車,甚至連帶軍用的水壺,鐵鏟,旗幟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等眾多軍需物資都有生產。 之前這些軍需物資,大多都依靠李青店兵工廠以及其他幾家工業部所屬的工廠進行生產。 而隨著保鄉軍拿下南陽城、襄陽城後,工業部已經在羅志學的指示下,開始逐步把李青店裡的各類工廠、作坊轉移到南陽城、襄陽城這兩座主要城市去。 李青店的位置還是過於偏僻了,當時選擇在這裡建設包括兵工廠在內的各類工廠。 純粹是保鄉軍要執行南下戰略,而南下後也沒有攻佔任何城池,所以只能選擇李青店這個地方進行建設。 但是隨著保鄉軍的擴張,拿下南陽城和襄陽城後,各種工作以及技術人員自然是需要陸續轉移到這兩大城池來的。 如此交通更加方便,同時安全性也更有保障,同時也能夠拿更好的安排越來越多的工廠人員。 如今李青店那邊,各類工廠已經有了十多家,工人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餘人。 這麼多人的吃喝拉睡所需要的物資供應也不是個小數目,李青店那邊比較偏僻,交通也麻煩,所以保鄉軍早早就決定要把這些工廠陸續遷移到南陽城、襄陽城去。 不過李青店內的各類工廠依舊是鄉軍最重要的軍械物資生產基地,因此整體遷移會非常謹慎,遷移的同時也不能影響產能,甚至還要藉助遷移的機會,進一步擴大產能。 一邊生產一邊遷移的情況下,李青店內各工廠的遷移速度比較慢,前後預計最少也需要三個月左右才能夠完成遷移。 遷移過程裡,工業部按照羅志學的指示,在襄陽府設立了襄陽被服廠,該廠將會一邊建設擴產,一邊接受李青店被服廠的各類技術人員,後續將會成為保鄉軍治下最大的軍服、軍鞋、軍用被子、毛毯、帳篷等各類軍需紡織物的生產基地。 同時為了短時間內擴大產能,同時也是為了給處於戰亂之中的普通老百姓一條賺錢的活路,該廠的諸多技術要求不高的生產任務,比如紡紗,織布,縫製等眾多工序,將會安排一部分外發。 這年頭民間不少婦女都是能紡紗織布縫衣服的,給她們一些外發的訂單,也能夠讓她們賺些銀錢補貼家用。 等襄陽被服廠大規模投產後,那麼保鄉軍的軍服等各類軍需紡織品的產能將會大幅度提升,到時候哪怕是各類降兵傳統混成旅也能夠得到新式軍服的換裝。 而襄陽被服廠搞的這種大規模外發生產模式,也不僅僅是他們獨有的個例,實際上工業部控制下的眾多工廠都會有這種外發生產模式,只是外發的比例多寡而已。 而這一套也不是羅志學搞出來的,而是他們在伏牛山時期的時候就已經形成的模式,當時他們窩在伏牛山的時候,可沒什麼眾多專業的軍需工廠,很多軍需物資,比如說去年大規模生產的新式軍服冬裝,都是依靠著動員伏牛山內的眾多民間力量,尤其是那些擅長紡紗織布縫製的婦女們所製作的。 要不然,就以當時保鄉軍控制下,不過區區幾十個人規模的被服作坊,那裡可能在短短几個月內就搞出來了數千套紡織品軍需啊。 那可不僅僅是一套軍服,還包括被子,靴子,毛巾等等一整套呢,同時還有軍需的帳篷等各類紡織品物資。 同樣的,其他工廠、作坊為了短時間內提高產能,也會積極的讓民間的力量參與進來,尤其是一些機械無法完成,需要大量普通人力完成的工序。 如此,這才能夠讓保鄉軍所屬的眾多工廠的軍需物資產能快速保障。 當然了,即便是如此,保鄉軍內的各類軍需物資還是奇缺無比,保鄉軍擴軍的速度又太快,短時間內是很難滿足所有部隊的需求的,尤其是無法滿足降兵傳統混成旅的需求的。 因此第四混成旅的普通將士們,現在還穿著以前的明軍軍服。 如此一來,外人也就很容易就知道了這些保賊軍以前是官兵的事實。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香書》 第175章 都怪陳永福(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