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1章 定都漢天府 (第1/1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承順元年,崇禎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中午時分。 剛經歷過激戰,到處還殘留著戰爭痕跡,連城牆都坍塌了兩處,城門樓方向更是坑坑窪窪到處都是炮彈坑的武昌城,迎來了它千年歷史來的新主人:大楚帝國皇帝羅志學。 在城門口大批將士的列隊恭送下,騎著一匹棗紅色高頭大馬,身著盔甲戎裝的羅志學策馬緩緩入城,在他的身後是大楚帝國的一票文武重臣。 走到城門口方向,看著城門上已經缺了一角的武昌兩個大字,羅志學停下了胯下戰馬的前行,指著城門上的武昌二字對落後一步的郭全書道:“郭愛卿回頭把這招牌修一修,此外從今天開始定都武昌,另武昌府、漢陽府、德安府之孝感縣、黃州府之黃坡縣合併為漢天府,京畿直轄!” 身後眾人聽罷,文官佇列中的參務大臣,吏務部尚書郭全書當即躬身道:“臣遵旨!” 身後眾人對此也沒有任何言語,畢竟在武昌定都其實在建國稱帝時就已經敲定下來的事。 羅志學當初之所以跑到漢陽來稱帝,就是為了直接把漢陽、武昌兩地裡當做京師。 畢竟漢陽、武昌兩地只有一江之隔,完全可以視為一體,而且這地方剛好在整個湖廣的中間位置,同時又是長江沿岸,在軍事戰略地方非常重要。 在一千多年前這地方就是屬於軍事重鎮,在明王朝時期,這地方同樣也是軍事重鎮,尤其是明王朝在徹底平定西南區域之前。 明中後期,武昌一帶除了軍事作用外,同樣也成為了湖廣地區裡的政治、經濟中心,江南岸的武昌主要是作為軍事用途以及政治中心,江北岸的漢陽則是作為商業經濟中心。 並且隨著湖廣的逐步開發,在湖廣熟天下足之後,其經濟地位顯得更加重要。 新生的大楚帝國要在己方控制區裡選擇一個地方作為京師,除了武昌城外也別無選擇。 同時僅僅是一個武昌城也是不夠的,還得加上北邊的漢陽、漢口一帶才行。 為此,羅志學乾脆把這兩個府合二為一,再加入德安府的孝感縣、黃州府的黃坡縣,把這些地方合併為一箇中央直轄的京師府。 同時名字也不能沿用武昌或者漢陽。 傳統王朝的京師一般名稱都比較特殊,帶個天字都是屬於常規操作,意為天子之地。 比如應天府、順天府、承天府這幾個名字都是常用的。 基於同樣的理由,也是當時保鄉軍攻克明時期的承天府後,第一時間就改稱安陸府的緣故。 因為安陸府被稱之為承天府,那是因為這地方乃是嘉慶帝的老家,具有濃郁的政治意義,大楚帝國自然是要第一時間對之改名的。 合併後的武昌、漢陽一帶,其名字也要帶個天字。 應天、順天、承天這三個暫時都被明王朝佔用了,還有一個比較好聽的奉天暫時還沒人用,而歷史上這個詞先被南明王朝使用,後來被東擄用在了盛京作為陪都名稱,羅志學覺得這個詞有點膈應人,所以也棄之不用。 羅志學琢磨了一番後,結合當地漢陽以及漢口等地,同時又為了彰顯大楚帝國乃正統漢人王朝,取了‘漢’字,再結合代表天子的‘天’字,合併為‘漢天’,由此由武昌、漢陽一帶合併而來的京師,也就被稱之為‘漢天府’。 不過漢天府很大,真正的皇宮所在地還是在武昌城。 因為此地易守難攻,軍事意義更加重要,同時此地還有一個完好的楚王府可以作為皇宮使用。 同時圍繞著楚王府周邊還分佈著布政使、武昌知府、都司等眾多行政機構的官方建築。 這些地方後續剛好可以用來安置大楚帝國中央各機構。 免的還和之前那樣,各大機構連辦公地方都不夠,都不得不佔用大量的普通民宅,多個部門擠在一起辦公。 不過在羅志學心中,漢天府的武昌城這地方作為首都也只是暫時性的。 畢竟大楚帝國的戰略目標,他羅志學的野心是要統一九州的。 而對於一個統一的九州來書,武昌這地方作為京師就差了點意思。 對於一個傳統的封建王朝,尤其是生產力還比較低下的現在而言,首都的位置基本上就決定了這個帝國的戰略發展方向。 對於明王朝而言,前期定都金陵,這是因為為了更好的利用江南地區,同樣的這地方也是當初朱元璋的大本營所在。 後來朱棣定都幽州,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朱棣的大本營是在北邊,朱棣率軍南下奪取帝位後,那個時候你讓朱棣在金陵城定都常待,鬼知道朱允炆的殘部會不會哪天就殺入金陵城了…… 還有一個次要原因就是當時明廷的主要威脅是在北邊。 當時的北元以及後來的瓦刺、韃靼等遊牧民族,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明廷的主要威脅。 在幽州定都也可以更好的應對這一威脅,以集中更多的資源,同時也能就近的指揮北方戰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香書》 第251章 定都漢天府(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