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61章 漢天兵工廠 (第1/1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派人去選址後,發現北岸的漢陽一帶地形比較低窪,武昌這邊也不太適合。 如果在這裡建立兵工廠以及相互配套的鐵廠,機械廠等一系列工廠的話,那麼還得做防洪措施,比如墊高地方,修築防洪提之類的。 同時又有人提出來,說是大冶煉鐵廠都已經建起來了,而大楚帝國現在的鐵、銅等原料大部分都是直接從大冶供應的。 如其運鐵料到漢陽再去生產,還不如直接在大冶縣靠近長江的地方,選個沿岸地點直接修建兵工廠等一系列配套工廠呢。 這樣連鐵料運輸都免了! 至於鍊鐵用的煤炭,不好意思,現在大楚帝國鍊鐵不用煤炭,而是用木炭。 技術落後就是這麼的牛逼! 而木炭這東西吧,是需要從民間大範圍收購再轉運到鍊鐵廠去,所以只要交通方便的地方都不會太大影響木炭的成本…… 畢竟都一樣貴! 這也是之前為什麼工業部直接在大冶設立鍊鐵廠,而不是選擇在其他地方設鐵廠的緣故。 現在的兵工廠以及機械廠,完全可以圍繞著已經設立的大冶煉鐵廠進行建設,以縮減運輸成本。 得到報告後,羅志學還有些奇怪,畢竟他可是記得原時空的漢陽可是有一堆張之洞建立的工廠的,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漢陽兵工廠。 但是仔細對比了後羅志學還是同意了工業部在大冶設立兵工廠、機械廠等一系列配套工廠的方案。 理由很簡單,現在的漢陽可沒有什麼鐵路經過,同時也沒有先在漢陽搞一大堆的配套工廠,現在就把兵工廠放在漢陽完全是得不償失。 反正現在的大宗運輸暫時還依靠水運,只要兵工廠建立在長江沿岸那麼問題就不太大。 批准了工業部的建設方案後,工業部那邊迅速拿出了兵工廠、機械廠等眾多配套工廠的詳細建設方案來。 在大冶建立的兵工廠,起名為漢天兵工廠,就和襄陽兵工廠一樣,直接以府名命名。 配套的機械廠也稱之為漢天機械廠。 因此圍繞著兵工廠進行配套的工廠會非常多。 包括漢天機械廠、大冶煉鐵廠、大冶冶金廠、大冶礦務、漢天精密機械、漢天馬車廠這些獨立運營的工廠。 同時漢天兵工廠還會下設火炮分廠、火槍分廠、鍛造分廠、木材分廠、盔甲分廠、刀劍分廠、火藥分廠、炮彈分廠、子彈分廠等十餘個分工廠。 在大冶籌建兵工廠,並不是單獨籌建一家鑄造槍炮的作坊,而是一整個工業體系。 不過這種事看起來似乎很高大上,一聽這些工廠的名字似乎就認為這些都是高科技工廠,但實際上也就那樣…… 別看規模大,工人多,但是技術水準也就那樣。 從本質上來說,大楚帝國的工業技術對比明王朝、東擄或者西方人並沒有什麼優勢。 從最基礎的材料再到加工,其實技術水平依舊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手工作業階段。 但是吧,大楚帝國捨得砸錢! 所以工廠規模大,工人多,所以產量大。 再加上比較嚴苛的管理制度以及初步流水線式的生產,能夠比較好的控制質量。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楚帝國的工廠開始廣泛的採用各類機械裝置。 小到各類人力打磨機、鑽孔機,再到各類蓄力機械,最後到大型的水力機械都有,而且非常多。 而這些原始機械的運用,極大的提升了大楚帝國各工廠的生產效率。 降低不降低成本那都是次要的,關鍵的是能夠大幅度提升產量。 而上述各種措施,都是為了確保保鄉軍擴軍征戰所需要的武器彈藥供應。 批准了工業部的一系列建設方案,又指示了財務部那邊及時撥給錢糧用於進行工廠建設,工人培訓外。 羅志學暫時也就把國防工業事務暫時先放了下來,反正短時間內大冶工業基地是不可能產出武器裝備的。 哪怕是以目前的戰時建設、生產速度,保守估計也要三個月後才能夠進入比較大規模的生產階段,那都是明年的事了。 羅志學自然不可能天天都盯著這些事的。 他要忙的事多著呢。 十一月十六日,羅志學召見了漢天府府尹程文德,就奏請在漢陽設立紡織廠一事進行商討。 程文德道:“陛下,我漢天府奏請設立紡織廠,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以工代賑,用來安置因為戰爭,天災所受災的流民。” “同時也是為將士、巡警、稅警、各廠工人提供衣服、被子、帳篷等物資。” “如果做的好了,那麼也可以考慮把生產出來的布匹等物資推向民間市場。” 漢天府府尹程文德繼續道:“我們漢天府地處長江中游,往東可前往南直隸中下游,往西可達荊州府等地,還可以進入四川。 又有漢水可北上,透過長江後續進入洞庭湖-湘江水系,乃至未來還可以東進進入鄱陽湖-贛江水系。” “此地四通發達,最是適合搞工廠商行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香書》 第261章 漢天兵工廠(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