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總兵於修文 (第1/1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楚帝國承順二年三月十九日,羅志學站在臨湘城外,看著前方不時騰起一團火光,傳來隆隆聲響的臨湘城。 自從昨天,也就是十八日正式發起進攻,這已經是第二天了。 這兩天時間裡,楚軍乾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逐步肅清明軍在城外的各防禦節點。 臨湘城內的明軍,並沒有選擇了傳統守城的方式,直接龜縮在城牆背後,而是選擇了主動在城牆外側挖掘了壕溝,並依託城外的幾處地勢比較高的小山頭構築了幾個突出部小堡壘,在上頭部署了將軍炮等小型火炮。 如果楚軍不拔出這些突出部的話,貿然出動大量步兵直接攻擊,那麼就會遭到這些突出部的猛烈火力攔截,進而導致傷亡慘重。 昨天一戰裡,楚軍已經陸續攻克了三個明軍的突出部節點,不僅僅攻克了這三個突出部,同時也殲滅了駐防在這些地方的明軍千餘人。 不過自身傷亡也有一些,前後傷亡了大約兩百多人。 透過這種傷亡對比,其實也就能夠看的出來,臨湘城內的明軍在選擇了修築大量防禦工事是起到了極大的效果的。 進攻一方的楚軍明明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但是楚軍的火炮裡,野戰炮對這種壕溝為主的堡壘效果非常差。 只有臼炮才能夠對這些壕溝堡壘裡的明軍造成殺傷,但是受限於這年頭臼炮所發出的開花彈的威力,整體殺傷效果也非常有限。 其實針對這種壕溝類的工事,哪怕是後世的榴彈炮都很難說給守軍造成致命的打擊,更別說現在這種十七世紀水準的火炮了。 真正要攻克這些地方,往往最後還是需要步兵們衝上去肉搏作戰。 而這個時候,盔甲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當雙方步兵們接近併發生混戰的時候,裝備更多,更好盔甲的一方,往往也就能夠獲得更大的戰術優勢。 三個突出部,最終都是楚軍依靠絕對的火力優勢,掩護楚軍裡的突擊部隊裡的重甲兵們衝上去大殺特殺,最終才拿下來的。 第一天拿出來了三個突出部後,第二天戰鬥依舊。 楚軍繼續透過炮擊壓制,步兵推進的方式逐步蠶食並奪取明軍在城外的堡壘。 而經過了一天的作戰後,楚軍也吸取了更多的經驗,一線軍官們也搞出來了不少的新戰術新戰法進行作戰。 比如說就有前線將士,為了能夠在自己躲在壕溝裡,同時殺傷對面壕溝裡的明軍,特地把十八斤臼炮的榴彈都拿出來,然後選出臂力巨大計程車兵投擲出去。 後來乾脆是直接用做出了火藥包進行投擲。 這也就是最為原始的手榴彈了。 看到這一幕後,羅志學直接吩咐了軍械部的軍官,讓軍械部立即展開手榴彈的相關研究,並且儘快拿出來堪用的手榴彈。 隨即又吩咐軍政部那邊,準備挑選數百身強體壯,臂力過人,心理素質過人計程車兵,用以編練一個專門投擲手榴彈的部隊。 羅志學沒說要大規模生產手榴彈,然後再給普通士兵大規模配屬。 這不太現實。 首先這年頭火藥昂貴,手榴彈因為裝藥的緣故同樣也昂貴,大規模批次裝備的話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大批次裝備。 再次則是這年頭的火藥威力一般般,如果要確保手榴彈威力的話,那麼手榴彈的體積和重量都不會太小,這重量一上來,那麼尋常士兵可能就無法投擲太遠了。 最後手榴彈肯定還是會採用直接點燃火繩引發的模式,同時擲彈兵點燃火繩後還不能直接扔,因為火繩燃燒需要時間,太早扔過去的話,萬一被敵人撿到再扔回來,豈不是要完蛋…… 所以需要在恰當的時間再投擲出去,這意味著操作風險非常高,甚至比現在的臼炮操作風險還要大,對他擲彈兵的心理素質要求非常高。 因此,選用一些身強體壯,臂力良好,同時心理素質過人計程車兵作為專門的擲彈兵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於給普通士兵使用,用不起不說,而且很容易出現敵人沒炸到,自己卻是被炸死一大片的情況。 搞手榴彈和擲彈兵,這是羅志學臨時起意,甭管後續有沒有大用,先搞了再說。 不過他也不準備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的資源和心思! 戰爭利器,還得是火炮,尤其是大口徑火炮。 手榴彈,這充其量是戰術性武器,而火炮卻是戰略性物資,兩者的重要性不在一個層面上。 臨湘城十九日的激戰進行到下午,楚軍開始收兵的時候,臨湘明軍在城外的所有突出部堡壘都已經丟失了。 明軍之前在城外,主要是東以及北,南三個方向一共構築了大小九個突出部堡壘。 這每一個堡壘都是有壕溝進行聯通,並能夠和城內進行聯絡。 但是經過兩天激戰後,這九個突出部都被楚軍給一一攻克。 更重要的是,明軍丟失的不僅僅是九個突出部,更有三千士兵以及一批部署在城外的輕型火炮。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香書》 第284章 總兵於修文(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