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治的基礎 (第1/2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楚帝國的很多政策乃至戰略決策,其實都不被外人所理解。 尤其是大楚帝國在稅收上的一系列高壓政策。 從古至今,內外各國,從來都沒有那個王朝和大楚帝國這樣如此重視稅收工作的。 為了收稅,大楚帝國不僅僅設立了稅務部這麼一個人數遠超其他行政機構的龐大機構,甚至這個稅務部下屬都還會自己的武裝力量。 而稅務部尚書陳星凱,更是入值參務院,成為參務大臣,位列大楚帝國最頂級的數名官員之一。 同時大楚帝國又制定了及其高壓的稅收政策,面對偷稅漏稅的行為,動不動就是抄家滅族,並且把武裝抗稅的行為直接定義為謀逆。 大楚帝國如此重視稅收,這讓很多人無法理解,尤其是一些擁有傳統觀念的人,他們認為要施行仁政,要用感化之類的,當然這只是極少數,更多的還是因為不願意交稅而反對。 而大楚帝國之所以在稅收上保持高壓,為了收稅不惜建立了規模龐大的稅務機構,設立了專門的稅務武裝,目的很簡單,很純粹,就是為了錢。 而要這麼多錢幹嘛? 以後不敢說,但是現在,大楚帝國弄這麼多錢的目的就一個:用於軍費。 當初羅志學設立大規模的稅務機構,直接目標就是為了搜刮資金充當軍費。 所以哪怕內部對稅務機構都有著極大的反對意見,但是羅志學依舊堅定不移的推動了大稅務部的發展策略。 同樣的,大楚帝國在攻克了眾多城池後,第一件事也是搜刮資金。 除了常規的收稅外,也會抄沒大量敵對、頑抗士紳的家財。 而這一系列的手段,甭管用了什麼理由,但是目的依舊只有一個,為了獲得足夠的資金以維持戰爭。 所以,哪怕是外人,尤其是那些士紳地主們說大楚帝國殘暴無比,士紳家庭出身的大量傳統讀書人們天天叫嚷著偽楚殘暴。 但是,大楚帝國依舊堅定不移的採取抄沒政策。 獲得資金以維持戰爭,這是大楚帝國一系列眾多內政政策的直接動因。 只不過,在這個過程裡,還會出現一些附帶的好處,對於普通民眾而言極其重要的好處。 那就是財富的再分配! 透過大規模的抄沒,大楚帝國官方掌控了大量的耕地,而這些耕地將會被廉價讓無地以及少地農民進行租種,同時在這個過程裡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民間的佃租。 統一的農業稅,極大程度上減輕了底層農民們的負擔,讓底層農民獲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間。 而嚴苛的稅收政策,這也是社會財富再分配的重要措施,因為大楚帝國的稅務政策,出於收稅成本,價效比方面的考慮,往往更喜歡對中上層的人收稅,尤其是那些士紳地主們。 而從這些中上層的人收稅後,這些資金除了用於軍費以及直接行政花費外,還有相當多一部分會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以工代賑等等,而這都是有利於底層農民的。 此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大量的財富透過稅收被徵收後,然後不管大楚帝國是透過軍費還是說行政費用花出去,那麼都會重新進入經濟迴圈,而這種經濟迴圈將會給民眾們帶來工作機會,賺錢的機會。 比如用於軍費,士兵們拿了薪餉後,要吃喝拉睡啊,而他們吃的糧食什麼的,都是農民種出來的,部分物資也是工廠裡生產出來的,所以到最後,肯定有一部分資金流入到農民、工人、手工業者的手上。 大楚帝國的稅收政策以及其他諸多內政措施,雖然第一目標依舊還是為了支援戰爭,維持統治。 但是這些政策具體實行的過程裡,導致了這些良性的結果出現,而這也就更讓羅志學堅定不移的採取高壓稅收政策,以工代賑等眾多措施了。 而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大了底層農民和工廠工人,手工業地等底層民眾對帝國,對羅志學的好感以及支援。 不管什麼時代,底層的人總是很淳樸的。 誰能讓他們吃飽飯,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支援誰。 這種支援,在楚北黃州府治下的偏僻小山村安陽村裡就體現了非常明顯。 因為前線東進大戰持續爆發的緣故,前線的楚軍,主要是第八師在持續北上合肥一線作戰後,因為失去了便利的河運補給通道,大批北上的物資補給只能透過陸地運輸補給。 陸地運輸比較困難,再加上天氣已經轉冷,當地甚至開始下雪了,導致物資運輸情況進一步惡化。 為了給第八師等北線作戰的部隊運輸物資,後勤部臨時在靠近前線的黃州府黃梅縣一帶緊急募集青壯,以編入後勤部所屬的運輸團,為前線大軍搶運物資。 當楚軍後勤部的官員來都安陽村募集青壯以運輸物資的時候,當地的青壯踴躍參與,不單單圓滿的完成了募集任務,而且都還超額完成了。 其中固然有部分人是為了應募運輸團之後可以吃飯的緣故,但是這也少不了以往楚軍給他們帶來的良好生活,讓他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後所作出的一種回報。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香書》 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治的基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