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七章叩問中國製造:民族企業何時才能升級?(3)
世界工廠其實離我們很遠,要想真正實現世界工廠的美譽,就必須在上面的六方面加以整合,使這些環節能夠掌握在我們手中,那樣產品的附加值才會大量提高,中國製造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叩問中國製造:十元的玩具,我們只擁有其中的一元?
世界工廠,這個曾經讓我們自豪的稱號,在金融危機下似乎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少防禦力。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出口產品競爭力減弱,宏觀調控在某些方面的失誤,他們的消極後果終於在金融危機衝擊下顯露出來:廣東、浙江等地的企業紛紛倒閉,廣東一地的倒閉企業就有五萬多家。在這場如此浩大的“倒閉潮”後,我們不禁要問,是金融危機的危害程度太大,還是我們企業本身太脆弱?
其實,在這場危機中,包括現在的後危機時代,也有一些企業表現出抗壓的一面,像典當行、電子商務等。如果我們覺得這些企業不算是製造業的話,那也有些製造業的抗壓能力是比較強的,但這些在“逆勢飄紅”的企業都有些特點,在我們觀察其發展模式後,會發現這些企業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不僅僅製造產品,也就是說,在他們企業的運營裡面,製造只是其中一塊,除此之外,還負責產品的設計、採購、運輸等等。而真正能讓他們抵得住衝擊的,也正是這些被我們常常忽視的部分。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形象的比喻,一箇中國加工的玩具,再出口到美國,售價是10美元,而我們中國在這10美元當中卻只能拿到1美元。我們所說的附加值低,也就是這麼來的。如果在改革開放初期,資金、技術我們都沒有,這時依靠龐大的、廉價的勞動力,為外國加加工,這或許也是致富的辦法,但在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深陷於這種模式,那就顯然不能跟上時代了。
似乎我們的主流意識從沒有走出這個圈子。我們的製造業,真的只集中在製造這一塊中,而且我們平時所提倡的種種改革改良似乎也是圍繞著製造這一塊來展開的。我們說產業升級,很多地方政府響應了,並積極行動,結果卻還是在製造這一領域中,不管原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願不願意,全都搬遷至外地,代之以資金技術密集型。造成的結果,不僅企業在轉換中經歷了痛楚,大量職工失業,而且轉換後的企業其抵抗風險的能力並非很強。有些地方做得更徹底,他們覺得既然產業升級了,那麼像做打火機、產襪子之類的企業就沒必要存在了,只有那些計算機、生物製藥之類才能夠得上升級,於是那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企業要取消,把地劃出來讓給技術含量高的企業。以上種種改革改良,帶來了巨大的陣痛,卻沒有一勞永逸地解決真正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只能拿1美元的原因,因為我們即使做得再多,也只不過是在改變這1美元的內部結構。技術密集型代替了勞動密集型,我們只不過把本來廉價勞動力的那部分價值份額換成了技術,但最終結果,仍然沒有衝出這個1。
那其他的9美元包括哪些呢?產品設計、材料採購、運輸倉儲等等,就是除了製造這個環節之外,一個產品從設計到最終售出的中間所有環節。這些基本上是屬於企業的軟實力方面,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正是這些軟實力構成了一個產品的最主要價值。
製造領域,只要把員工訓練一下,幾乎可以讓任何國家的人來做。而許多外企之所以選擇我們,那是因為我們的勞動力廉價。而且,製造的過程中,常常伴隨著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與過度開採,那些西方國家本國內無法容忍這些負外部性,就把這最簡單卻又耗能最大的一個環節轉移到了中國。由於操作簡單,因此在整個產品價值中所佔比重也很小。
而其他環節,卻基本上全是依靠腦力勞動,或者是屬於服務行業。像設計環節,一件衣服的暢銷,製造是最基本的環節,但是也正是因為最基本,它的價值也就顯得並不重要,因為市場上的衣服幾乎每件都有質量保障。就如同我們在比較兩個人時,更多的時候我們不會去在意他平時遵紀守法,因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絕大多數都是能做到的。同樣在做衣服這個領域中,相對於其他因素而言,質量也成了互相比較的一個並不太過關注的因素。這時候,一件衣服能否吸引顧客買下來,關鍵是看它的設計款式,設計的好壞能直接給人一個整體的印象,而這個印象很多時候則可以決定消費者的意願。可是,我們對於這個卻並沒有完全重視,或許企業已經注意到,但我們整個文化環境,傳統觀念,教育體制並沒有支撐這個設計產業的發展。
《叩問中陽》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