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98章 古都西安篇·兵馬俑 (第1/2頁)

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於對始皇陛下的敬愛,林書提前一天預告了明日要去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訊息,雖然到達西安以後知道這以前是咸陽,早就有了這個準備的始皇帝還是不忍直視。 但顯然之前‘驚鴻一瞥’的秦始皇陵此次要細細參觀叫許多人都很有興致,尤其是在知道活著的秦始皇在看著的時候,這種當著本人犯賤又打不到的酸爽感,真是難以言表。 林書特意看了一眼幾個人的臉色,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揚。 “咳咳,今日的行程看來大家都很期待。”林書忽略掉始皇帝那不太好的臉色,如常介紹,“想當初啊,村民們因為乾旱打井,沒想到挖出來一堆的陶俑碎片,連帶著挖啊挖,就這麼把始皇陛下的地下軍團給挖出來了。” 只能說西安真就是遍地都是古墓,居然如此巧合的被挖出來。 “參觀主要是三坑一廳,經過幾十年的修復,現在已經有一千多件陶俑以及兩輛馬車被完整修復。三坑一廳裡面的三坑自然就是3個兵馬俑坑,廳則是陳列廳。” 聽著很難理解,但其實就是四個地而已。 大門右側就是陳列廳,看到兩輛完整的青銅馬車,“大家別看現在這兩輛馬車瞧著挺不錯,像當初它們被挖出來的時候安置它們的木槨早就腐朽,裡面也被壓成碎片。這兩輛車,分別用了三年、五年來修復,才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成果。” 畢竟從地底下挖出來就這樣也不現實。 始皇帝看著上面他的御車,沒想到居然會在千年後看到它們,上面哪怕是經過後世的修復也傷痕累累,許多掉落的地方影響了它們原本的美感。 明明他身邊隨手一輛都要比天幕呈現的兩輛精美嶄新,但見到它們居然真的經歷了千年的時光,還是心緒複雜。 這種耗費時間的復原可不是沒有意義的,像是馬車上的左纛(dao),能從史料中看到可無法確實的想象出到底是何模樣,可從復原的青銅馬車上卻能清楚看清楚,它是綁在右馬頭上的羽毛,在左轉時用來確定安全距離。 還有像是先秦的駕乘方式,內側的馬靠肩胛、外側馬靠胸肌負力,裡面充滿著祖先們的智慧,這樣既不會傷到喉管,又能充分發揮體力。 始皇帝瞧著上面灰撲撲的青銅馬車,有些不滿,既然模樣都恢復了,為什麼不把顏色也恢復恢復呢? 車身明明還有硃紅、粉綠、黑白色彩,現在就只剩下一個顏色,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大秦就喜歡這種灰撲撲的呢。 這就是汙衊了,誰好人家就喜歡單調的顏色啊。 鑑於始皇帝已經不太開心,林書還是沒有把“喪車”這種說法講出來,畢竟民間是根據始皇帝當初被秘不發喪運會去而聯想到的,這不是一個勁的戳始皇陛下心窩子嘛。 加班加得眼睛下面眼袋消除不掉的李斯倒是僥倖逃過一劫。 “參觀完陳列列了,我們就去看三個坑吧,首先是最完整的1號坑,這裡總共埋藏著六千多個兵馬俑士兵,目前修復的有一千多個,放在這裡有種摧枯拉朽的氣勢,難怪當年能直接橫掃六國。” 本來安安靜靜聽著的六國臉一下就拉下來了:一開始就是橫掃六國,現在快要結束了還不放過他們,到底是什麼仇什麼怨。 完全copy宿衛軍隊的編制,靜態防禦型軍陣,前面弓弩手作為前鋒,最後一列則是身著鎧甲的重步兵警惕後方的威脅,左右兩翼荷弩佩劍,中央的戰車和步兵則是警衛型軍陣。 兵馬俑的這些坑可不是隨隨便便將兵馬俑還有武器丟下來排列,都是精心佈置過的,肯定有懂軍法的人參與設計。 在古代,能夠設計陵墓還有幫著皇家辦喪事的可都是有本事的人,調笑歸調笑,這兩種可是講究最多的事務,能把這些事辦好,一方面時得上方看重,另一方面也是自身能力過硬。 “兵馬俑很為稱道得便是千人千面,沒有批次化的一個模子,聽說粗糙的臉模都有‘國用田甲目申由’七種,然後再由工匠在粗模上雕琢,這些工匠還真人均DIY大師。”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沒法完全復刻出來一模一樣的兵馬俑來。 “但很可惜,我們看到的都是灰突突的兵馬俑,一開始人家可不是這個樣子,百色甲釘、黃色甲扣和紫色連甲線,是很活潑的搭配。” 確實,得虧是兵馬俑多,還有氣勢,不然零星幾個還沒鮮豔的色彩,看都沒看頭。 始皇帝想到安排人去解決上色不能持久維持的事情還沒解決,心裡就一陣煩躁。 雖然他並不想自己的地下軍團被發現,但誰知道後世發達到什麼地步,自然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起碼還有主墓沒有被挖出來當作安慰。 比起那些都被劈了燒柴以及泡下水溝的,人啊,就是要有比較才會寬慰。 繞著1號坑參觀一圈後來到2號坑,這裡的面積只有前面一個坑的一半,可軍陣就複雜許多,顯然是向外攻擊的軍隊,光是軍陣就有車、步、騎三種獨立軍陣以及混合軍陣。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

《給老祖宗上墳說說》 第398章 古都西安篇·兵馬俑(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