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四十八章 如何推廣 (第1/2頁)

君王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兩人口頭協議下,衛大用以海關司屬於刺史府的那部分稅收,來抵押所借李牧糧食的費用。

之所以衛大用敢一個人做出這樣的決定,而不用向大唐三省請示,是因為泉州港海關司的建立,只不過是泉州刺史府內部與泉州商會聯合成立的一個機構。

海關司算得上是一個半民半官的港口管理機構。

這種機構純屬於地方行為,是不用向朝廷報備的,這樣一來海關司收上來的稅也與朝廷無關,完全是屬於泉州刺史府地方的稅收所得。

而作為執掌泉州刺史府的衛大用,也就可以一言決定,海關司那部分屬於刺史府稅收的命運。

在確定下來以後,李牧就將貨輪上的糧食,三十萬噸小麥,三十萬噸大米,借與了衛大用,已用做鎮撫大唐關內因蝗蟲遭災的百姓。

至於李牧為什麼沒有將玉米,土豆,番薯之類的糧食,也一併借與衛大用用作救災,不是李牧不想。

而是這些糧食另有他用,這三樣糧食都是大唐沒有的,還都是高產量的糧食作物,所以這三樣糧食李牧是要當作種子使用的。

也就沒有借給衛大用救濟那些關內遭災的百姓。

這三樣大唐從未見過的高產量農作物,是李牧準備在大唐進行大面積推廣的。

只是讓大唐百姓認同這三樣從未見過的農作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畢竟不管那個時代的農民都是守舊的,也是固執的,總是相信親眼所見的東西才是真實的。

而這三樣農作物則是大唐農民沒有見到過的,就不會相信這三樣農作物的產量,會比現在所種的農作物要高很多。

這樣的話推廣起來就會非常的困難,原本他還發愁如何推廣的問題,沒想到剛回泉州就得到了關內遭遇嚴重的蝗災,今年關內所種的糧食將顆粒無收的訊息。

還在發愁如何推廣的李牧心生一計,正好藉著這次關內蝗災,糧食絕收的好機會。

由他與衛大用聯合上奏三省,利用蝗災使大唐百姓手裡沒有了種糧,開始向大唐關內百姓推廣這三種糧食的種植。

在李牧將他心中所想的說了出來以後,衛大用低頭思索了一下,憂慮的說道:“爵爺高義,衛某是佩服的,只是這新的糧食作物,是否真的如爵爺說的那樣有很高的產量,是需要真憑實據的。”

說完,衛大用又覺得不妥接著說道:“當然爵爺說的話衛某是完全相信的,從泉州這幾年的變化來看,就知道爵爺從沒有無的放矢過,只是我們如何說服朝廷呢?”

“就算是我們說服了朝廷,三省商議後透過了,並藉著蝗災的機會讓關內的百姓改種新的糧食,只是農民都是愚昧的,他們只相信親眼所見的事情,從來不會相信那子虛縹緲的東西,尤其是事關自己口糧的問題。”

衛大用知道農業一直是歷朝歷代的基礎所在,而大唐也不例外,遍佈大唐的農民就是大唐的根本。

作為地方官他很瞭解農民的本性。

“是啊,如何說服朝廷呢?就算說服了朝廷又如何說服大唐的百姓呢?”聽完衛大用一針見血的問題。

李牧不覺的思考起來,中原的農民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他們愚昧,固執,守舊,卻又是最善良,樸實,容易滿足的一個人群。

他們一生的目光都是在關注著土地,心無雜念。

這種性格即使到了現代都沒有很大的改觀,農民依然只相信眼前的事實,從來不會相信空口大話。

農民就像是一個倔強的毛驢,倔強卻勤勞,只有將這三種高產量的農作物,在地裡將真實豐收的情況擺在他們眼前才會使其相信。

如果那樣的話,李牧憂心的思索了一下,今年就可能錯過了最後的種植佳期,白白浪費了如此好的機會。

只是沒有現例項子,推廣絕對會困難很多。而強行推廣很可能適得其反。

最終在與衛大用商量了一番後,三種農作物先在泉州境內進行全面推廣,畢竟這幾年刺史府在泉州百姓心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再加上有泉州商會從中幫襯,完全能做到將三種農作物的種植大面積覆蓋泉州。

然後兩人依然準備向朝廷彙報有關三種農作物的奏章,希望朝廷能夠下旨讓關內各州官田先期種植一年。

李牧還會讓梅霜通知泉州商會的成員,在大唐各州民間開始推廣三種糧食作物,或租種或借種,來帶動大唐農民種植新的農作物。

這樣一來雙管齊下,只要用一年的時間,讓百姓看到三種農作

《超級走私系統小說下載》 第一百四十八章 如何推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