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黑龍江人在報紙上開闢了專欄“從《孽債》看到了什麼?”是這麼說的:
我想不到《孽債》竟如此動人!作為一個老知青,《孽債》裡所反映的生活是再熟悉不過的,經歷了返城大潮的知青,他們回城後的生活狀況怎樣?這已有不少作品來反映了,不外是富起來的貴起來的,沉淪的掙扎的,成就赫然的和平平淡淡的,偶爾也有“超凡脫俗”的,可是沒有一部作品像《孽債》那樣,從一個獨特而又最為真實的最為具象的視角,淋漓盡致地反映了現今知青們的真實狀況,而且它把20多年前的知青生涯和當下的現實,渾然天成地扭結在一起,並且揭示出當下的狀況是怎樣地由過去發展而來的!我覺得這一點是特別有意義的,別的作家都沒做到,可是葉辛的《孽債》做到了!這無疑是創作深化的一個標誌。
這部作品一掃過去傷痕文學的矯飾、自艾自憐等弊病,它不張揚不呻吟,它以五個被遺棄的知青孩子進城找爸爸媽媽為出發點和切入點,顯得別開生面,也把知青題材的創作引向一個新的層面。《孽債》在手法上是從一個側面來寫的,既機巧,又新穎,還比許多正面寫回城知青的作品要深入得多。
當年的知青,不論他們現在的社會地位如何,他們無一例外地人到中年,他們上要承擔老的,下要撫養小的,而且被時代耽誤了整整10年。一句話,他們比別人更艱難!《孽債》匠心獨具地讓你去咀嚼這份苦與難。
《深圳作家報》以“從廣闊天地到現代都市”為題,評價道:
近來,因為一部電視連續劇,一股後知青文藝熱迅即挑起一個遙遠的話題。知青,作為特定歷史時期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已經在20世紀的中國歷史上鐫刻了太多的荒謬和悲愴。雖然昔日熱血融化著幼稚的知識青年如今已人到中年,但關於他們的話題,以他們為主人公的文藝作品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身邊。
電視劇《孽債》引起的熱烈反響,以及以老三屆為主題的音樂會、專題片、回憶錄等文藝作品的不斷湧現,我們發現又一次的“知青熱潮”正在悄然湧動。當然,90年代的“知青熱潮”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內容和品質。從內容上講,上一次“知青熱潮”是以文學為傳播媒體的,《蹉跎歲月》、《今夜有暴風雪》等小說風靡一時,然後才有人琢磨著把它們改編為電視劇。十幾年過後,再度的“知青熱潮”卻要靠電視這種現代化的傳播媒體才能完成轟動效應的製造。還是那個寫《蹉跎歲月》的葉辛,寫出了《孽債》,小說出版並依此拍成電視劇,引起廣泛關注,文學作品也由此變成印數幾十萬的暢銷書。
一代知識青年在《孽債》中面對的是新的難題,他們如何處理事業與家庭的矛盾?90年代的受眾對這些問題更感興趣,於是這類文藝作品就蔚為一種文藝熱潮。
七八十年代的“知青文學”是一種向後看的文學,無論是描述狂熱的還是展示傷痕的,都是帶著一種“懷舊”或者說是“傷舊”的情結去做過去時的描寫。還是那一代知識青年,但他們的背景已經從“廣闊天地”變成了現代都市,他們為自己營造“後知青時代”的家庭氛圍和社會群體。知青們的人生軌跡在延伸,“後知青文藝”好戲正在後頭。
而《孽債》在北京,亦成了熱門話題:
北京電視臺播出《孽債》滬語版,中央電視臺第三套播出它的普通話版,已在北京城形成了收視熱,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新話題。
北京人所以歡迎《孽債》,是喜愛這部片子有“不侃、不長、不假”的藝術特點。這“三不”反映出當今人們收看電視劇的心理狀態。“不侃”者,當然不是一概反對“侃大山”,而是在厭倦了“海侃神聊”之後,對平實樸素、貼近生活的藝術風格的呼喚;“不長”是對量體裁衣、篇幅適當的好評,儘管《孽債》中間部分仍有稍嫌拖沓之感;“不假”則是對其生活質感的肯定,也是對生編硬造、刀痕斧跡的作品施以白眼。《孽債》並非完美之作,但它基本上符合於這“三不”,而能進入北方,走向全國,其中經驗,頗堪品味。
《孽債》播出前後(2)
天津的《今晚報》則以“渾厚、悲壯,知青題材的魅力”為題說道:
曾經深愛過/曾經無奈過/曾經流著淚/捨不得李春波一曲撼人心魄的片頭曲與被遺棄的人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把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帶進了《孽債》的氛圍中。
知青題材電視劇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強烈的平民意識,巨大的社會涵蓋面受到群眾的
偏愛,顯示了知青題材特有的魅力。
《我生命的絕對小說免費閱讀》 第2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