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部分 (第1/4頁)

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肯定哪個地方出了差錯!

透過蕭振瀛的提醒,宋哲元終於回憶起不久前發生過的一件事。

在北平開內部軍事會議,大家劃分防區。張學良拿鉛筆在地圖上信手一劃,對宋哲元說,你守喜峰口。

宋哲元上去一看,認為給29軍的防區太多了一點。

少帥說,你別怕呀,旁邊不還有個何柱國嗎,他可以幫你。

不提何柱國猶可,一提,宋哲元不樂意了。

這兄弟剛剛丟了山海關,一個敗軍之將,他能給我幫什麼忙,不添亂我就謝謝他了!

張學良聽完這句話,當場僵住,好半天都沒能抬起頭來。

其實,宋哲元是個性格直爽、說話不會拐彎的人,當時在會上嘀咕了那麼一句,純屬有口無心,並沒有想得太多。

瞭解事情經過之後,蕭振瀛跌足長嘆。

看來張學良開始忌我們了,他把29軍防區由喜峰口換到冷口,是害怕29軍會抄襲灤東的東北軍之後路!

都什麼時候了,作為三軍總指揮的張學良竟然還存有這種心思,宋哲元聽得目瞪口呆。

事已至此,宋哲元也十分無奈,這下總算知道什麼叫禍從口出了。

那我們依令去冷口?

蕭振瀛想了想,搖搖頭。

冷口是孤絕所在,僅有小道跟外面相通,路遠天寒。如今東北軍又有猜忌防範之心,29軍到那裡去,在補給上肯定會遭遇困難,這對於今後取勝是極為不利的。

宋哲元看著自己的軍師,那你說怎麼辦?

蕭振瀛看了看四周,忽俯耳低語:抗令不遵!

宋哲元嚇了一大跳。

我沒聽錯吧,上次就是因為我說話不注意,才招來麻煩,如今再公然抗令,後果豈不是更難預料。

蕭振瀛說不妨。

我們可以先派一支騎兵到冷口去做個交代,然後用我個人的名義發電,分別報張學良和蔣介石,請求讓29軍駐守喜峰口。

宋哲元點點頭,也只能這麼辦了。

電報很快就發了出去。

這兩封電報粗看沒有什麼,推敲起來卻大有講究。

什麼叫個人名義?那就是跟組織沒有關係,這首先就把29軍的責任給撇清了。上級的命令部隊還是執行了,現在只不過發表一點我自己個人的觀點而已。

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雙方都有臺階可下,而且轉圜的餘地還大得很,所謂人情通達,就是時時、事事、處處都要照顧得到。

要說服高層,使29軍不去冷口,就得先把為什麼要守喜峰口的道理給講清楚,說透徹。

蕭振瀛在電文中分析得頭頭是道。

喜峰口在長城一線的位置十分險要,三大關隘之中,僅次於古北口。與冷口相比,這裡離平津更近。明史中記載,當年皇太極率軍南下,特意繞開袁崇煥鎮守的山海關,正是從此處突破,並形成了對北京城的包圍。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袁督師緊急赴援,親冒矢石,一身盔甲被射得跟張刺蝟皮差不多,最後雖然成功地解除了京師險情,卻因為清人施了離間之計,反被自家皇帝給擼了,而大明朝也終於自毀長城,釀成亡國慘劇。

歷史往往會重複。如果沒有重兵設防的話,關東軍將會輕而易舉地突破喜峰口。

喜峰口一旦完全失守,冷口守不守都已毫無價值,一則灤東的東北軍將失去退路,二則,關東軍可和當年清軍做過的一樣,直接兵臨京津城下。

蕭振瀛的電文完全是依事論理,就算張學良看了,也難以挑出毛病。

蔣介石此時正在華北,他看過電報之後,即刻覆電照準。

這封電令讓蔣介石發現了蕭振瀛的另外一個才能,那就是除了長袖善舞的縱橫之術外,在軍事上也有獨到見解。

此人堪用。

蔣介石親自召見蕭振瀛,讓後者給他彙報華北軍情。

末了,他再三囑咐蕭振瀛,長城抗戰關係國家存亡,你們守的又是險隘重地,一定要豁得出去才行。

第50章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

1933年3月9日,29軍先頭部隊進入喜峰口。

在實際交鋒之後,才發現鬼子不是那麼好打的。

由於槍械簡陋,在喜峰口,29軍平均每打死一個日軍,己方就得倒下幾十個人。

情況越來越嚴重,請求緊急增援的電報不停地從前線發往29軍軍部

《一寸河山一寸血txt全集》 第3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