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拯危醫館 (第1/2頁)
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了片刻之後,林啟榮和姚遠帶著手下兩員大將趕到,這兩員大將卻是陳知命和李天熙,這兩人先前和洪韻兒在破廟一戰中活了下來,又經過歷次大戰,隨後跟林啟榮留守九江,積功已經升至師帥,此次西殿兵馬東進,林啟榮帶領二將領一萬兵馬東進,九江留下五千兵馬鎮守,隨後交割給了東殿。林啟榮兵到無錫之後,留下五千兵馬跟隨陳玉成鎮守無錫,自己便和洪韻兒、姚遠一道趕來蘇州增援,到了蘇州之後,聽聞西王領偏師攻打上海,左宗棠擔心西王兵力單薄,便讓洪韻兒和林啟榮領兵趕到上海應援。
陳知命和李天熙兩人都是在湖南加入太平軍的,經歷了數次大戰,特別是同洪韻兒在破廟的一戰中,兩人和姚遠死戰不退,誓死守衛西王娘,忠心和意志得到了極大的考驗,活下來後自然得到重用。
自從攻克長沙之後,西殿人馬從數千人急劇膨脹到十萬,原來的廣西老兄弟和不少湖南加入的新兵已經成為西殿兵馬的骨幹,像李天熙這樣升官極快的大有人在,李天熙在戰火中錘鍊之後,早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為了升斗米糧發愁的小民,而成為統領兩千餘人的師帥了。..
而姚遠升任西殿總拯危官,職同檢點,按後世的理解就是軍隊後勤總醫院的院長,每到一處姚遠都拜訪當地名醫,邀請各地有名的大夫、郎中加入拯危館。這幾個月來,拯危館向各軍派出了數量極多的拯危急,擔任戰地醫生和護理人員的職責,讓西殿的醫療體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讓戰場傷兵得到了救護,西殿傷兵因傷重而死的比例大大減少。這當中姚遠的功勞極大。
拯危館的發展也和資金充裕分不開,早在嶽州蕭雲貴發了一筆橫財之後,他就分撥了十餘萬兩銀子給拯危館,每到一處太平軍都蒐羅名醫、郎中,高薪邀請他們加入太平軍,同時每到一處都積極採購藥材、醫書、各類藥方,極大的提高了西殿拯危館的醫學水平。
四人進帳後向西王行了大禮,蕭雲貴笑呵呵吩咐四人坐下,還沒等蕭雲貴說話,姚遠便搶著說道:“西王。屬下適才瞧見西王娘領著十幾個洋人在營地裡轉悠,敢問他們可是洋人傳教士?”
蕭雲貴點點頭,姚遠大喜道:“西王,能否讓屬下和那些洋人聊聊?我在無錫便聽聞西洋醫術和我們中土醫術有大異之處,而且這些洋人傳教士還在上海開設了醫院。屬下想和他們聊聊西洋醫術。”
蕭雲貴和林啟榮等人都笑了起來,眾人都知道姚遠這人幹拯危官上癮了。醉心於醫術。見有新奇的醫術往往都迫不及待的上前求教。總體來說,洋人傳教士除了傳教之外,他們還建立近代學校和醫院,像雒魏林還在舟山開過醫院。傳教士的做法和從前黃巾軍起義的做法差不多,張角也是一邊贈醫施藥,一邊傳播他的教義。只是西洋醫術比起中土醫術來說,太過激進,中醫講究治本,透過調理人體讓人體自身的抵抗力得到提高。從而治癒疾病。西醫則講究治標,直接對症下藥,透過藥物和手術來緩解病人的病痛,雖然見效快,但對人體的副加傷害也是有的。
姚遠在無錫的時候聽聞上海有洋人傳教士也能治病,便打定主意要跟到上海來見識一下西洋醫術。見眾人笑了起來,姚遠卻一本正經的說道:“西王,醫術一道是很嚴肅的,醫道的jing深在於不斷的和名師高人討教,那些洋兄弟既然懂醫術,屬下自然想和他們討教一二,有啥可笑的?”
蕭雲貴忍住笑道:“本王不是笑你這個,而是感到高興,我們的姚遠醉心於醫術,那是我們大家的福分,ri後有什麼病痛都難不倒你,那我們在前面殺敵就更加安心了。”說到這裡蕭雲貴想了想,姚遠眼下也不怎麼領兵打仗了,要他留下來商議兵事也沒多大作用,他的心思一定是飛到帳外去了,當下輕咳一聲道:“這樣吧,本王就同意你出去和洋人討教醫術,你可以他們商量一下,等我們攻下上海之後,能否在上海多開幾家醫院,裡面中醫和西醫都有,同時問問他們能否一道開一些製藥廠,把我們的中草藥製成成藥,方便行軍打仗之用,也方便民間百姓使用。”
其實歷史上最早開設製藥廠的是著名徽商胡雪巖,他開辦的胡慶餘堂藥號在1872年於杭州開設了熟藥局,也就是製藥廠。胡雪巖重金廣收民間藥方後,jing製成藥,大受歡迎,像胡氏闢瘟丹、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小柴胡丹等藥品一直是清軍行軍必備藥品,很多藥品像小柴胡丹甚至一直流傳到後世還在使用。胡雪巖推動了中國醫藥事業,也被譽為江南藥王。
但現在不同了,蕭雲貴手下有姚遠,而且太平天國的醫療體系也很完備,他定然是要推
《太平血結局》 第一百八十一章 拯危醫館(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