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這個公式所表達的言語、語氣、表情在資訊傳遞中資訊承載量的比例尚可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但它強調無聲語言在人際傳播中的作用,還是有很大的意義的。
因此,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僅會用嘴說,還要懂得如何用“不說”來說,同時也必須會運用表情和肢體語言。
本書所探討的“說話攻心術”,重點既在“攻心”,就要以“心”為重,針對我們要攻的物件,分析他的心理狀態和弱點,以此來決定什麼時機點該說什麼話,什麼時機點不該說什麼,或是該說多少話。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多說,如此才能攻到對方的“死穴”,說得恰到好處,剛好打中對方的痛點,不會太輕也不會太重,才算得上是說話的“策略高手”;並非多說或口若懸河才是說話高手。
在兵法中,以靜制動,以虛待實,甚至以逸待勞,都是以無為牽制對方的積極,這是一種心理戰,也是一種超高智謀的策略。因為,我們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就掌握了勝算,驅敵退敵於無形無聲無為之中,這才是真正的策略高手。
同樣的道理,在某個時機點,如你懂得運用“無聲勝有聲”的策略,也就是用“不說話”的說話術,用肢體語言或眼神或你的姿態和氣勢來說話,反而會比你滔滔不絕來得有效。
幾年前,我認識的一位印刷廠老闆得知另一家公司要購買他的一臺舊印刷機,他感到十分高興,但是外表卻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經過一再計算,他決定以250萬元為底價的價格出售這臺機器,他告訴我,他已準備了充足的理由要說服對手成交。
我一直很好奇,他到底要用什麼樣的“談判”策略來讓對方乖乖地掏出錢來買這臺舊機器。於是,徵得他的同意,我就和他一起去談判。
議價會議時,他坐在談判桌上,以沉穩的氣勢不說一句話。
果然,過了幾十分鐘,大家的客套話說完了,買主首先沉不住氣了,他滔滔不絕地對機器進行挑剔,希望把價格砍得更低。
然而,面對買主的一再殺價,我這位印刷廠的朋友很沉得住氣,他一言不發,只是報以微笑。這樣的舉動讓買主摸不著頭緒,甚至亂了方寸,因為買主完全想不透我這位朋友到底在玩什麼花樣,他也不反駁,也不據理以爭,完全和買主所設想的不同。這時,買主心頭一驚,心想:難道這位印刷廠老闆早就已經找到了買主,所以才如此鎮定?
最後,買主按捺不住了,心理防禦完全崩潰,低聲咬著牙說道:“這樣吧!我出350萬元,但除此之外,一個子兒也不能多給了。”
350萬元!這比印刷廠老闆原來的估計要高出許多,這是他始料不及的,就這樣,印刷廠老闆“不說話”就順利賣出了舊機器。
事後,我問這位朋友為何如此有信心,敢用如此大膽的策略。
原來,他早就聽說這位買主因為和股東拆夥,手上資金不多,但最近又接了一批貨要印,沒有機器肯定交不了貨,一旦違約損失更慘重,他是無論如何都要買的,為了壓低價格,他只能虛張聲勢、投石問路,試試能不能省點錢,事實上,只要賣方不要太積極回應,感覺上好像可賣可不賣,或者已經有人搶先出價了,買方心理上就會開始恐慌,深怕價格出得太低,失去了這臺舊機器,因此才會急著出高價買下。
前面說過,運用這招“不說話”攻心術,關鍵在於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點;這位買主的急於成交,就是最適合這個策略的“時機點”。因此在運用此策略前,必須先分析是否適合運用這個沉默策略,並非所有狀況下都可以運用。
“以靜制動,以逸待勞”是中國古代的謀略術語。
老子也說:“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同時也要求人們“抱朴守靜”,以觀其動。強調“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能把激烈的情緒平息下去,以一種清靜無為的心理狀態,敏銳地觀測事物的變化,就能抓住關鍵點,迅速攻擊,克敵制勝。
因此,我們也提倡在談判活動中“貴虛”、“尚靜”,以一種清明澄靜的心理狀態,攻破對手的心理防線。
此外,“貴虛”、“尚靜”有兩層涵義:一是指擁有清虛、敏銳、明澈如水的心境,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靈感火花的激發就是在此心理狀態下的直覺體悟和生命經驗。二是指冷靜地預測事態的發展變化,抓住關鍵環節,出奇不意,突襲對方的“死穴”。
因此,在運用這種“不說話”技巧時,如在關鍵問題或有爭議的問題上,對方急於要求
《如何攻心的話術讓別人接受你》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