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71頁 (第1/1頁)

回眸已半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該只是恰好同名同姓,這人又跟編撰《蒙學算經》的黎錦來自同一府城,不是真正的編纂者。”“我覺得就是本人,舉人、寧興府、黎錦、二十二歲,這幾點都符合,不會有差錯。”“但寧興府那麼遠,學生們大都明年才來,黎錦又是農家子出身,怎麼會有銀錢來京城住幾個月?”“莫欺少年窮啊,再說,《蒙學算經》和《農桑算經》還有潤筆費呢,別整天把人出身掛在嘴邊。”這位教諭與黎錦出身類似,少年時吃了太多身份不高的虧,一聽別人說出身寒門就沒個好臉色。另一位教諭知道他的情況,也沒動怒,解釋道:“我並沒有因出身而貶低他,這件事還是等三日後教諭們都來了,再做決斷。”三日後,京城書院的教諭們圍坐一堂。他們繼續討論三日前的問題,有人相信這就是本人,而其他人也覺得‘黎錦’應該只是同名同姓。有一位家底豐厚的教諭忽而站起來,說:“大家別吵了,聽我說一句。我確定,我有證據證明,這人就是那兩本書的著者黎解元。”“什麼證據?”“我堂兄是將軍府書肆的掌櫃,之前《蒙學算經》和《農桑算經》的潤筆費,將軍府已經派人送到這位黎解元家裡了。”本來時刻準備反駁這人只是碰巧叫黎錦的其他教諭們:“……”無話可說。 確認了黎錦的身份後,教諭們停止爭論,大家各自散開,準備忙活自己的事情。這時候,有人低聲說了句:“那咱們書院名下書肆印刷黎錦的書,還要不要給潤筆費啊?”“……?”原本是不打算給的,但將軍府都給了,他們還敢吞麼?這件事討論的結果就是,五日後黎錦不僅收到了書院的回信,裡面還有三百二十兩的銀票。人家把錢都給到了,黎錦自然得登門拜訪表示謝意。京城書院不缺教諭,有舉人來訪一般都讓其去講堂旁聽,或者在此借住並尋機會與其他舉人交流。黎錦完全沒有這些想法,他到訪也只是禮節性的表達謝意。接待的黎錦的教諭名叫包俊,平日管理書院招收講郎情況。他見黎錦只是登門道謝,自己也鬆了口氣。如今黎錦之所以名氣大,還是因為陛下親自說要印刷並推廣這兩本啟蒙書籍。但在很多考中舉人的讀書人眼中,這些書沒有一點深度,完全看不出一個人的水平。最多就是那《蒙學算經》裡面的啟蒙手段很是靈活簡單,一目瞭然。若是黎錦一開口就想留在京城書院,包俊還真不好給黎錦安排職位。畢竟這裡的舉人太多了,而編制在內的教諭名額有限,多少人削尖了腦袋都想留在京城書院,其中也有不少解元、亞元等。黎錦的履歷雖然很是光鮮,但放在一群與他水平類似的人中,也挑不出多少閃光點。可黎錦到底是在陛下面前掛過名號的人,如果黎錦開口想留在書院,京城書院再怎麼說也得給陛下面子,特招了黎錦。包俊跟黎錦推杯換盞,交流一個多時辰,發現黎錦並不像他聽說的那樣‘出身農家,終日研究淺顯易懂的知識,缺乏深度’。反之,黎錦言論間有理有據,就連很偏門的周易八卦,黎錦都能接的上話,而且言之有物。看來他念書涉獵面很廣,研究的深度也足夠。一省解元的名頭,更是實至名歸。到了這個節骨眼兒,包俊又想起黎錦最開始說的他此次只為了道謝,並不想進書院。若黎錦真如傳聞中那樣淺顯,包俊也就對此置之一笑,省得他勞神勞力。但黎錦顯然有真才實學在,而且憑他如今的名氣和學問,肯有可能直接三元及第……這麼一來,包俊心裡又有些不舒坦了,他們可是京城書院啊。雖然不在全國四大書院之列,但這畢竟是天子腳下。基本上所有進京趕考的舉人都想進來旁聽或留下教書。可黎錦居然一開始就表態自己只想在家專心念書,並不打算每日來書院學習。說來也奇怪,分明是京城書院裡教諭已滿,不便招人。可包俊這會兒卻因為黎錦沒有主動提出要進書院,心裡愈發彆扭。但兩人也交流的差不多,黎錦主動提出要告退,包俊也只好站起來送他。古代的每個書院基本上都坐落在半山腰,遠離內城,親近草木和山林,想要藉此洗滌學生浮躁的心緒。黎錦從京城書院出來,先行回家,見小山豹和小包子還在熟睡中。就拉著秦慕文一起去茶館聽說書。此前在寧興府的時候,每逢休沐日黎錦都會陪他出門。

《穿越之黎錦的農家日常講的什麼》 第271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