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四章 資水盛事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縣令要親臨最新建成的資水船運樣板工程——被命名為一號工程——的訊息,早就傳遍了縣城。

新化縣的有關官員和縉紳人士,以及諸多的好事者,還有險灘樣板工程附近的民眾,這一天都雲集現場,等待看一場據稱是前無古人的演示。

可惜這裡沒有橋樑,事先準備好的渡船當然只有少數人才能享用,大多數熱心的圍觀者只能在一面岸邊欣賞這一場盛大的演出,而觀看對面的演出時,則只能遙遙遠望。不過兩岸都能看到船隻在江面上的動靜,如此一想,就算只能在一面觀看,倒也不枉圍觀一場。

今日天氣晴好,天空中飄著淡淡的雲彩,為這個寒冷的季節平添了幾絲暖意。

今日兩岸都來了不少人,尤其是安裝有巨大水輪的這一邊,至少聚集了五六百人,還有從縣城專門乘了船來看熱鬧的,這些人大多是有身份的人,它們的乘船陸陸續續開過來停靠在水輪這一側的岸邊,已經在上游的岸邊排起了十幾艘船的陣仗,若是登高遠眺,還可以看到有幾艘也已遙遙在望。

王沁琴和王沁吟跟著譚望娣也來到了現場,譚望娣是茅庚弟子,譚望娣今日的任務便是報時。茅庚試製的第二個用於測試的時表今日也搬到了現場,用大紅綢子包裹了一番,平添了不少喜氣。茅庚的十二個弟子今日都雲集此處,觀摩的同時也是學習的最好機會,茅庚不會放過這樣的現場教學機會,在別人眼中此舉卻有增添聲勢的感覺。王沁琴藉故說自己要看看親手做的救生衣效果,一定也要來觀看這場熱鬧,茅庚腦子裡並沒有女子不能拋頭露面的禁忌,再說今日還同時是時表剪綵的日子,王沁吟也算參與了時表製作,理應讓她參與,自然就應允了下來。

演示還沒有開始,許縣令還要等一陣才能到場,譚望娣以及王沁吟都小心地守在時表旁邊,時表雖然放置在一個桌上,並且有鐵塔似的黃旺財守著,王沁琴還是生怕時表被好奇的圍觀者碰壞。時表的外形做得很考究,做成了上部是半圓形的落地式式樣,高度約莫有四尺高,用的木材也甚是講究,上過油漆之後,外觀更顯得豪華,最上部是圓形的白色錶盤,因為沒有玻璃,時針分針和秒鐘的指標就裸露在外。王沁琴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只要好事者撥動錶盤,也許就會損壞到裡面的木製齒輪。

而王沁琴今日特地穿了一身男子裝束,打扮成書生模樣,只是她壓根就無法安靜地待著,一看場面熱鬧非凡,便四處轉悠起來。別人也許不會注意王沁琴,但文元當然會留意王沁琴的動靜,一看這妮子盡往人堆裡鑽,當下便叮囑康德培和瞿得二跟著王沁琴,總之不能讓王沁琴吃虧。

王沁琴轉悠來轉悠去,這會兒竄到了一夥正在高談闊論的人群中,這群人可謂有備而來,一個個都坐在自帶的長凳上,他們顯然是坐船來的,船上帶多少長凳都不是什麼事兒。王沁琴一看,好嘛!這夥人個個都是人模狗樣的,都是一水的綾羅綢緞,居然還帶了四個打扮妖豔的女子,王沁琴一撇嘴,心道,這幫傢伙圍觀的熱情不可謂不高,但分明把這場演示當成了一齣戲來看了。

王沁琴心中好奇,便停下腳步,留心這些人到底在談論什麼。

只聽一個人說:

“這水輪怕有三丈高吧,還有這種種機關,在下平生也是第一次見,據《新報》上說,這樣的機關連臨安也是沒有的,嘖嘖!你們說,這一套龐大的機關建造下來,要花多少錢啊?”

另一個書生打扮的藍袍人不以為然地道:

“你不要信那《新報》上說的,《新報》號稱臨安只有牛拉的絞盤和人力的絞盤,那是船過翻壩所設的粗陋機關,遠沒有水輪絞盤好用。但這只是《新報》的說法,在坐的有誰去過臨安?興許臨安的水輪比這個水輪還大呢!想當初我大宋的水運儀像臺耗時三年才打造成功,那是何等驚世駭俗的神奇機關!又豈是今日我等所見的這幾樣簡陋的機關能夠比的!在下異日去那臨安趕考之時,到時就便考證一番,要是尋到比這更大的水輪,那時在下也要寫一篇文章,將那《新報》上的無稽之談駁斥一番。”

其實,《新報》的有關報道,乃是為了使新化的船運從業者更易於接受水輪絞盤拖拽船舶這個新辦法,這是未雨綢繆。《新報》不惜篇幅描述大宋在運河上通行的翻壩拖船技術,意在說明水力絞盤雖然是新生事物,終究還是承自翻壩拖船已有的技術——畜力絞盤以及人力絞盤,不過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料此人壓根就不信茅庚在這資水上建造的水力絞盤是他新創,在此人的心目中,神聖的臨安城一定還有比眼前這水力機關還要牛叉

《大宋京華夢幾點開始》 第五十四章 資水盛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