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部分 (第1/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洲,而梁化鳳於七月十五領兵赴援。此十日之間不能攻克江寧,足以堅清軍固守之志。

七日,抵蕪城。傳檄諸郡邑,江之南北,相率來歸,郡則太平府、寧國、池州、徽州;縣則當塗、蕪湖、繁昌、宣城、寧國、南寧、南陵、太平、旌德、貴池、銅陵、東流、建德、青陽、石埭、涇縣、巢縣、含山、舒城、廬江、高淳、溧水、溧陽、建平;州則廣德、無為以及和陽。或招降,或克復,凡得府四、州三、縣二十四焉。

按:張蒼水其時所獲之地,西至舒城,西南至貴池,直逼安慶,由此迤邐往東,自石埭、太平、旌德至寧國府,凡蕪湖以南的繁昌、南陵、銅陵、青陽、涇縣、宣城都包括在內,皖南已有其半;自寧國以上,廣德、建平、高淳、溧陽、溧水,亦都在握。如果鄭成功自鎮江發兵,首取丹陽,沿茅山南下,經金壇而至溧陽,則北控長江、東斷運河,蘇常震動,不戰可下;江寧自亦無法堅守;而浙江既有浙東義師,必歸掌握。以東南財賦之區,足可自成局面。至於張蒼水,以微薄兵力,能擁一此片廣大土地,則自有道理在:

先是,餘之按蕪也,兵不滿千,船不滿百,唯以先聲相號召、大義為感孚,騰書縉紳,馳檄守令。所過地方,秋毫不犯;有遊兵闖入剽掠者,餘擒治如法,以故遠邇壺漿恐後。即江、楚、魯、衛豪雄,多詣軍門受約束,請歸隸旗相應。餘相度形勢,一軍出溧陽,以窺廣德;一軍鎮池郡,以扼上游;一軍拔和陽,以固採石;一軍入寧國,以逼新安。而身往來姑熟間,名為駐節鴻茲,而其實席不暇暖也。

此戰略即穩固沿江各郡而東取浙贛,南窺徽州,而以九江為主要目標,其得力在軍紀嚴明。相形之下,鄭成功的表現,令人失望:

餘日夜部署諸軍,正思直取九江。然延平大軍圍石頭城者已半月,初不聞發一簇射城中;而鎮守鎮江將帥,亦未嘗出兵取旁邑。如句容、丹陽,實南京咽喉地,尚未扼塞,故蘇、常援虜得長驅入石頭。餘聞之,即上書延平,大略謂:“頓兵堅城,師老易生他變;亟宜分遣諸帥,盡取畿輔諸郡。若留都出兵他援,我可以邀擊殲之;否則,不過自守虜耳。俟四面克復,方可以全力注之,彼直檻羊、阱獸耳。”無何,石頭師挫。緣士卒釋戈而嬉,樵蘇四出,營壘為空;虜諜知,用輕騎襲破前營,延平倉卒移帳。質明,軍灶未就,虜傾城出戰,軍無鬥志,竟大敗。

鄭成功反清復明功敗垂成(5)

由此可見,鄭成功的部隊毫無訓練,義師竟如烏合之眾。而鄭成功的統御能力,根本大成問題,結果累及浙東義師:

時餘在寧國府,受新都降。報至,遽返蕪,已七月二十九日矣。初意石頭師即偶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揚帆;即揚帆,必且復守鎮江。餘故彈壓上游,不少退。而虜酋郎廷佐、哈哈木、管效忠等遺書相招,餘峻詞答之。太平守將叛降於虜,餘又遣兵復取太平,生擒叛將伏誅。然江中虜舟密佈,上下音信阻絕。餘遣一僧齎帛書,由間道款延平行營,書雲:“兵家勝負何常,今日所恃者民心耳!況上游諸郡俱為我守,若能益百艘相助,天下事尚可圖也。倘遽舍之而去,如百萬生靈何!”詎意延平不但舍石頭城去,且棄鐵甕城行矣!

如張蒼水所言,鄭成功的居心殆不可問。就其前後對張蒼水的態度來看,始則用之為前驅;及張聲威大震,所向有功,曾未聞有一旅之援,亦未聞有桴鼓之應,妒功之心,殊為顯然。及其石頭小挫,頓成大創,果然心目中尚有一同仇敵愾的張蒼水在,亦當呼援就商,而並此亦無,已出情理之外;及至張蒼水遣使間道致書,請“百艘相助”,而竟不報,輜重舟楫寧願委敵,不願資友,無異明白表示:“我不能成功,亦絕不能讓你成功!”按:此非張蒼水諉過之言、苛責之詞,因《北征得失紀略》作於“永曆十三年嘉平月”,即順治十六年冬天,張蒼水輾轉回至浙東時。《紀略》既成,自必傳鈔各方,倘為誣詞,鄭成功必當反駁;而遠未見有異辭,可以反證《紀略》為紀實。

以下張蒼水自記其處變經過:

留都諸虜,始專意於餘,百計截餘歸路,以為餘不降,必就縛。各將士始稍稍色變,而刁斗猶肅然。餘欲據城邑,與虜格鬥,存亡共之;復念援絕勢孤,終不能守,則虜必屠城,餘名則成,於士民何辜?而轄下將士家屬俱在舟,擬沉舟破釜,勢難疾馳;欲衝突出江,則池州守兵又調未集。忽諜報:虜艘千餘已渡安慶。餘慮其與虜值,眾寡不敵。因部勒全軍,指上游,次繁昌舊縣。池兵亦至,共議進退,鹹言:“石頭師即挫,江、楚尚未聞也,

《清朝的皇帝皇后順序表》 第2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