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1章 君臨殿前司 (第1/3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武結束,大家鬆了一口氣。第二天,梁太尉也傳話過來,謂身體不適,需休息一天,安排我頂班。也就是說,哥今天是殿前司一哥。

現在我被賜予尚方寶劍一把,專督全國兵馬鴛鴦陣練兵。也就是個說法,我若不知天高地厚,真的去督導人家,人家未必尿我。但被賜予尚方寶劍一把卻是真的。別看就是一把尚方寶劍,將軍們只聽過,卻都沒見過這東西到底長啥樣?於是,殿前司的同僚們跑來看。我也沒藏著掖著,大大方方地給大家看。也叫大家長長見識,我也順便結個人緣。不要叫人家說我李鐵牛得了皇上的一把破劍,就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

您一定也沒見過這玩意,也許想問問,尚方寶劍是什麼鬼?我告訴您,我真的還知道答案。

尚方寶劍是中國古代皇帝收藏在“尚方”(管制造供應御用器物的官署,秦已有之,漢負盛名)的劍,在漢代稱“尚方斬馬劍”,是皇帝御用的寶劍。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禮法,由於尚方制劍只能由皇室使用,所以這種寶劍從產生之初就被賦予了皇權和特權。掌尚方寶劍,反映的是一種人治觀念,見寶劍如見天子,它是中國古代皇權的象徵,所以,皇帝賜予大臣尚方寶劍,就是賦予大臣先斬後奏等代表皇權的權力。成語“尚方寶劍”比喻上級特許的權力。

尚方寶劍劍身花紋細鑿,圖紋清晰,劍身一面刻著騰飛的蛟龍,一面刻著展翅的鳳凰,而且劍身上還紋飾著北斗七星,以劍應天象之形,可以認為是基於對北斗七星的崇拜,同時也為了追憶鑄劍祖師歐冶子的功績。劍長103cm,劍寬5.5cm,劍重5斤。

那些年裡看舊戲,忠奸劇鬥,勢成水火,忠臣常常落在下風,皇帝也昏庸,就在忠臣眼看要遭奸佞毒害的時候,奇蹟出現了:一柄尚方寶劍赫然出匣,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昏君氣沮,奸臣授首。臺下觀眾人心大快,千百顆懸著的激憤的心得到安慰。尚方寶劍成了平民百姓對正義和忠良的寄託與期待。在以天授神權對不法之徒的鬥爭中,尚方寶劍煥發出神奇的光彩。

有關尚方劍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漢代。秦漢官制設有少府,少府設尚方令,尚方丞,其職責掌御刀劍及玩好器物,到漢末分為中、左、右三尚方,之後歷代沿襲,到了唐代,尚方寶劍成了至高無上的象徵,本來就是皇帝的御用兵器,賜予元老重臣,賦予特權,在外即可先斬後奏。《漢書·朱雲傳》:漢成帝時,諍臣朱雲上書:“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張禹之頭。”張禹時為丞相,且是漢成帝劉驁的老師,正受寵幸。成帝大怒:“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命御史將朱雲綁下,朱雲緊抱殿前欄杆,據理力爭,以至欄杆為之折斷。左將軍辛慶忌為朱雲求情,倖免朱雲一死。這就是“朱雲折檻”的著名故事。朱雲要求的尚方斬馬劍,即民間俗謂的尚方寶劍,也叫上方寶劍。唐代顏師古注謂:“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斬馬劍,劍利可以斬馬也。”《後漢書·蔡倫傳》載:東漢和帝劉肇時,“中常侍蔡倫加為尚方令,監作劍即尚方劍。御用之器,臣庶不得私用,故言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這裡的劍即尚方劍。御用之器,臣庶不得私用,故言。

《廣雅·釋器》記古劍有“蔡倫”之名,便是蔡倫執掌尚方令時監製的精良劍。後世天子或賜欽命大臣尚方劍以專殺伐。《後漢書·彭寵傳》:朱浮對光武曰:“前吳漢發兵時,大王遺寵以禮必劍。”《馮異傳》:“赤眉延岑暴亂三輔,以異為徵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晉書》載:張軌鎮涼州,南陽王摸遺軌以帝所賜劍,謂軌曰:“隴以西征伐,悉心相委,如此劍矣。”尚方劍是中國古代中央集權政治的產物,

宋淳佑十年(1250年),太學生劉黻上書,痛詆侍御史陳垓、右正言蔡榮為奸佞之人,要宋理宗早將他們逐出朝廷,不然“異時雖借尚方劍以礪其首,尚何救於國事之萬一哉”。宋開慶元年(1259年),國子監主簿徐宗仁談到此事件時也講:“是以廷紳抗疏,學校叩閽,至有欲借尚方劍為陛下除惡”。

尚方劍逐漸演變成了除惡揚善的象徵。

不過,事實上,尚方劍也就一把普通劍。鍍上了一層皇權的光芒,就顯得有些耀眼。如果是一個沒落的朝代,皇權中落,就算是皇帝親臨,又有什麼作用呢?就像神棍手裡的法器,法器是一樣的法器,神棍不同,法力就大不一樣。同樣,一把尚方劍,拿在文官手裡,是一把尚方劍;拿在我李鐵牛這樣的武將手裡,未必會有人尿你?

不過,這樣

《梁山不鏽鋼儲罐哪家好》 第51章 君臨殿前司(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