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1章 督案三法司 (第1/3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路想著,進了文德殿。我們就跪下叩頭,高呼:“吾皇......”

剛剛起了個調子,還沒有喊完,趙佶就喊道:“平身吧!說有用的!別整天整這些沒用的!萬歲萬歲?我遲早會被這些貪官汙吏活活氣死!”看來,趙佶真的被三大案惹毛了。

大理寺卿李光耀說:“稟報陛下,空心敵臺案涉案大小官員28人,涉案皇親國戚5人,涉及有確鑿證據的大城池主官25人。有據可查者,涉案人等前後貪腐錢糧約5000萬貫,僅本次空心敵臺案一案貪腐錢糧約50萬貫,僱兇殺死朝廷命官5人,謀殺未遂1人,置人中毒殘疾1人......”

趙佶聽到這裡,就不想再聽了,破口罵道:“這些雜碎!朝廷待他們不薄,他們竟然如此待朕!傳旨,全部革職查辦,首惡擇日問斬!”

我連忙道:“陛下!”

趙佶轉頭怒道:“李將軍想阻擋朕?”

我連忙道:“陛下!末將不敢!末將與大理寺卿李大人因為本案牽扯重大,涉及皇族,不敢擅處。又怕走漏風聲,故未經刑部與御史臺稽核。先來稟明聖上。”

趙佶道:“噢!李愛卿辦事老成,甚合聯意!這麼處事倒也穩妥些。很好!很好!李愛卿辦事,朕放心得下......也罷。大理寺回去和刑部與御史臺通報案情,擇日複核,再上奏摺。李愛卿持我尚方劍督辦,若有徇情枉法、干擾斷案者,先斬後奏!”

我倆齊聲道:“謹遵聖命!臣等告退!”

仍然是我的“李叔叔”送出門來。“李叔叔”笑道:“皇上言辭中兩次稱呼賢侄為李愛卿,賢侄現今入了陛下法眼!”

我悄聲道:“有叔叔幫襯,侄子自然能恩寵有加!”

“李叔叔”笑道:“好說,我倆互相幫襯吧!”

於是,告別“李叔叔”。自有小太監送出宮門,便和大理寺卿李光耀先生各自上馬(轎),直奔刑部。

剛剛聽了大理寺卿李光耀的奏摺,您或許很早就想問,大理寺卿李光耀剛才上奏皇上趙佶,言及涉案大型城池主管25城,北宋幽雲十六州早已不算王土,趙宋王朝有那麼多的大型城池?趁著趕路的空閒時間,鐵牛給您說說。

據鐵牛所知,“燕雲十六州”是指後唐的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十六州。幽”是北京:“雲”是大同,幽雲十六州,大抵包括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這裡自古以來是中原王朝阻擋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這十六州分別是幽州(北京)、順州(北京順義)、儒州(北京延慶)、檀州(北京密雲)、薊州(河北薊縣)、涿州(河北涿州)、瀛州(河北河間)、莫州(河北任丘北)、新州(河北涿鹿)、媯州(河北懷來)、武州(河北宜化)、蔚州(河北蔚縣)、應州(山西應縣)、寰州(山西朔州東)、朔州(山西朔州)、雲州(山西大同)。

“燕雲十六州”被契丹實際佔領,北宋初年,取消了節度使的實權,地方政府機構實行州(府、軍、監)、縣二級制。州縣的數量也在不斷調整變化。據記載:元豐八年(1085),全國有府14個、州240個。到了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全國有京府4個、府30個、州254個、監63個、縣1234個。宋朝的州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每一個州還有一個郡名。州名是正名,郡名是別名。郡名大都沿襲唐朝舊名,改用新郡名的很少。有新的州,朝廷會賞賜一個郡名,沒有郡名的州很少。

由於交通、通訊不便,為了便於管理,北宋又按照地域,實行劃片管理。將地域相近的“州(府、軍、監)”劃為一個片區,這個片區就叫“路”,各個“路”所管轄的“州(府、軍、監)”數量不等。但所有的州都直屬中央政府。路的性質重點起監督作用,後來演變為只起財稅統籌調撥作用。宋朝的“路”的數量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最早為15路,在仁宗時期調整為19路,到神宗末期又調整為23路。到宋徽宗時又增加到24路。

北宋的大型城池也在不斷變化,北宋照豐年間(1077-1086)大型城池有29個,到宋徽宗時期為49個。

所以,大理寺卿李光耀上奏時,所言之涉案大城池主官25城,約佔大城池總數的一半。說明北宋王朝已經腐敗到了極為嚴重的地步了。

我心情複雜地走出宮門,便向“李叔叔”道別。心中感慨萬千,這個任務不同一般,不知刑部尚書為人如何,只能默默地祝福他一切安好。倘若惹毛了他李爺爺,說不定會讓他吃不了兜著走。一路自有

《梁山不鏽鋼儲罐哪家好》 第61章 督案三法司(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