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賞燈開封府 (第1/3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一日,宋江對眾頭領說道:“我生長在山東,不曾到京師,聞知今上大張燈火,與民同樂,慶賞元宵,自冬至後,便造起燈,至今才完,我如今要和幾個兄弟私去看燈一遭,看完便回。”
吳用等勸諫道:“哥哥不可,如今東京做公的最多,倘有閃失,到那時怎麼挽救!”
眾人苦諫不住,宋江這次卻偏偏不講民主,執意要行。當日,宋江在忠義堂上分撥去陪伴他去看燈的人員:宋江與柴進一路,史進與穆弘一路,魯智深與武松一路,朱仝與劉唐一路。只此四路人去,其餘盡數在家守寨。
沒我?那不行!哥是誰?哥不是個傳說,但哥就是個攪局者,哪裡有壓迫哪有我。哪裡熱鬧哪有我,哪裡有髒活累活哪有我,進京賞燈沒我?那怎麼成?
我說:“哥哥,我便也要去走一遭。別人跟你去,我鐵牛心裡不踏實啊!”既然大家都演戲,我也說幾句假話,這樣才顯得和諧。
宋江見我入戲了,還是堅持不讓。我知道我攪黃了人家領導同志的“菊花之會”,還屬於戴罪之身。但不讓我去,我便是死活要去,愛咋滴咋滴。
宋江看我一副死皮白賴的模樣,死活要去。他只好說:“你既然要去,不許惹事,打扮做伴當跟著我;就叫燕青也走一遭,專和你作伴。”伴當,啥意思?意思是陪同主人出門的僕從,或者同伴。跟上宋江宋老二,我自然是僕從。那為什麼要燕青也走一遭,專和我作伴?不是專和我作伴,是專和我作對。因為燕青摔跤技術好,別看我力氣大,但在燕青面前,三兩下就能把他摔趴下。所以,論近身相搏,我最忌憚摔跤。這就是宋老二要燕青也走一遭的原因。
而事實證明,沒有我的胡攪蠻纏,燕青就不在進京賞燈之列。而沒有了燕青,宋老二進京啥事都幹不了。這就是我的作用,攪而不亂,而且,攪得風生水起。
於是,當日叫史進、穆弘作客人先去了,次後便是魯智深、武松,扮作行腳僧行去了,最後是宋江、朱仝、劉唐也扮做客商去了。我和燕青另走一路,不和他們作伴,以免胡鬧連累了大家。
各人跨腰刀,提朴刀,都藏暗器,入得城來。先住到客店,再出去到御街上。往來觀賞,好不新鮮!
宋朝就有鬧元宵的風俗:
一是放燈:元宵節又名上元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圓月之日,中國人根據“第一良宵”之意,名之“元宵”,又因為舊時的這天晚上通宵張燈結綵,人們放燈觀燈,故又名“元宵燈節”。漢朝時已有元宵節慶賞活動,漢明帝時正式敕令正月十五夜要放燈禮佛。唐代,元宵節開始在民間盛行,民間在元宵節這一天懸掛花燈,觀賞花燈的風俗自此流行開來。唐玄宗時把賞燈的時間定為三天,即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到了宋代,這一風俗更為流行,規模和場面都愈來愈大,放燈的時間也增加到五天,即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依照東京體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燈五夜;元宵放燈時熱鬧非凡,北京大名府是河北頭一個大郡,衝要去處,卻有諸路買賣,雲屯霧集,只看放燈,都來趕集。之前,宋江因為清風寨鎮要放燈才欲去觀看。而這次,也正是因為皇上大張燈火,與民同樂,慶賞元宵,才吸引我們到東京觀看元宵燈火。
二是鰲山:鰲山原是指古代傳說海上有巨龜揹負神山,後來,元宵節擬其形,把無數盞絢麗多姿的彩燈扎架起來,供遊人觀賞,故謂之“鰲山”。籌辦者扎縛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結綵懸花,張掛五七百碗花燈。這次我們元宵夜看到的小鰲山“山石穿雙龍戲水,雲霞映獨鶴朝天。金蓮燈、玉梅燈,晃一片琉璃;荷花燈,芙蓉燈,散千團錦繡。銀蛾鬥採,雙雙隨繡帶香球;雪柳爭輝,縷縷拂華幡翠幕。村歌社鼓,花燈影裡竟喧闐;織女蠶奴,畫燭光中同賞玩。雖無佳麗風流曲,盡賀豐登大有年”。之前,在大名府留守司州橋邊看到的鰲山,上面盤紅黃紙龍兩條,每片麟甲上點燈一盞,口噴淨水。去州橋河內周圍上下點燈不計其數。銅佛寺前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青龍一條,周圍也有千百盞花燈。翠雲樓前也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著一條白龍,四面燈火,不計其數。……城中各處宮觀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設燈火,慶賀豐年。三瓦兩舍,更不必說。元宵節當天,天色晴明得好,看看傍晚,慶賀元宵的人不知其數,古人有篇《絳都春》詞,單道元宵景緻:融和初報,乍瑞靄霽色,皇都春早。翠幰競飛,玉勒爭馳都門道,鰲山採喝彩結蓬萊島,向晚色雙龍銜照。絳霄樓上,彤芝蓋底,仰瞻天表。縹緲。風傳帝樂,慶玉殿共賞,群仙同到。迤邐御香,飄滿人間開嘻笑。一點
《梁山不鏽鋼》 第11章 賞燈開封府(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