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他心裡也是頗有愧疚,石梅仙與石竹君鐵了心的要與自己聯姻,全坤甸的人都知道光華銀行的行長其實是女主人,將來便是總理夫人。李秉衡欲辯不能,全無辦法,心裡對石清霜總有虧欠,所以才一直避著不見她,也是這個道理。
不過的確有必要與她跟銀行界人士儘快確定新的金融政策,給外國銀行一個下馬威。另外,目前國際黃金出產量在去年達到了一個峰值,而且價格持續走低,李秉衡準備佈局大量出售珠寶,用這些現金與偽鈔套購黃金,由於透過外圍佈局才能安全的進出倫敦黃金交易所,所以需要從長計議。而且隨著國內大量白銀外流,國際銀價不斷下跌,根據後世在一戰中白銀的表現,李秉衡也決定將白銀納入套購範圍。
最為重要的是,自從輪子開始代替人類的雙腿奔跑,種橡膠樹割生膠生產輪胎隨之成為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裡眾人矚目的高科技產業。而李秉衡在汽車行業與輪胎行業上的蝴蝶翅膀狂扇,使得歷史偏離了原來的面貌。橡膠變得更加的搶手,世界對橡膠的需求急速擴大,即便李秉衡提供的橡膠種植技術以及加工技術的迅速發展仍然不能滿足。1908年,英國橡膠進口值為104萬英鎊,美國橡膠進口值為6700萬美元,預計今年將增加至8000萬美元。而李秉衡對汽車業佈局後這一缺口將更加的導致橡膠業的投資狂潮,但受制於氣候、土壤及樹木的生長週期,橡膠的生產卻不能急速擴張,因此橡膠的價格就在上升通道里賓士起來。
倒是陳嘉庚、何麟書等華人的橡膠公司狠狠的賺了一票,雖然橡膠一般要八到十年才能開割,到時候才有逐步的實際收益,但也使得他們對李秉衡感激不盡,成為了蘭芳統治階級的鐵桿支持者。
隨著橡膠價格不斷走高,在世界金融中心倫敦,人們對橡膠股票的炒作日漸升溫。東南亞是橡膠的理想種植地,由於離中國近,又有大量華人華僑分佈其間,因此,歐洲人在東南亞的橡膠園喜歡把總部設在遠東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以便融資。早在1903年,英國人麥邊即在上海開設了一家以經營橡膠園為主業的蘭格志拓植公司。到了今年,在東南亞開發橡膠的公司將超百家,其中總部設在上海的也有數十家。一些洋行在門口高掛“代客買賣各種橡皮股份”的牌子,吸引各路人等前來炒作。
李秉衡早就注意到了這一切,也所以有了之前在蘇門答臘的軍事行動,大量國外的墾殖園與橡膠園透過對大半個蘇門答臘的軍事佔領被沒收,即便這些外國人急的跳腳,也是無濟於事。在英國人與荷蘭人的聯合軍事行動失敗後,這些外國人將希望寄託在德國與美國的公使出面請蘭芳國的調解。但蘇門答臘解放組織首領方聲洞毫不退讓,聲稱蘇門答臘是華人與亞齊人的領土,蘭芳國無權干涉。
其實這不過是做的戲而已,李秉衡要的就是國際市場進一步的大恐慌,橡膠價格接連拔高,倫敦市場火的不能再火。橡膠在倫敦市場1908年每磅售價2先令,至1908年底漲至6先令,而自從蘇門答臘出事後,以及華人橡膠園宣佈減少出口優先向蘭芳國的汽車工業提供橡膠後,這一風潮更是被推上幾個層次。橡膠價格在倫敦交易所每磅售價已經達到了16先令,而橡膠業的股票也是接連暴漲。
在李秉衡看來,要玩就玩一次大的。後世歷史上的清末橡膠股災,導致中國損失了至少5000萬兩白銀。而中外合謀的這次金融詐騙也使得上海這個新興的金融都市成為了笑柄,不成熟的中國資本家們血本無歸,再一次嚐到了落後於人的惡果。
首惡當然是在中國的各家外國銀行,以及外國投機商與資本家,看到倫敦市場的火爆後,他們不停地把倫敦的市場行情傳播到上海:一家公司發行100萬英鎊的股票,結果半小時即告售罄;一種面值10元的股票,最高時漲到180元;另一種面值100元的股票,最高時漲到700元。這類行情極大地刺激了上海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推動上海橡膠股票的瘋漲。去年12月1日,蘭格志公司的股票為920兩,到前幾天已經上漲至1675兩,另一家橡膠公司地磅公司的股票1月10日是25兩,才一個月就漲到了50兩。
在如此利好的刺激下,有些人甚至還沒弄清橡膠為何物,就已投身這場股票大潮。許多橡膠公司在報紙上大做廣告,極力宣傳公司的美好前景,並聲稱它的股票可以在外國銀行按票面價值押借現款,從而不僅贏得上海華商的信任,連在上海的洋人、洋行也大量捲了進來。
李秉衡早就開始著手佈局,不僅要防範,而且要從中大賺一筆。在倫敦,數十個
《龍起蒼茫 最新章節 無彈窗 筆趣閣》 第8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