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西遊記2 第十四節 (第1/3頁)

思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十四節

南蠻的雨,來去如風。藍峰和吳明幾人把眾人叫醒後,好端端的,這後半夜卻下起了大雨,聽著外面那嘈雜的雨聲,隆隆的雷聲,吳明用力攥緊了手裡的那張信紙,整個指甲都已經嵌進了肉裡,但他卻毫無所覺。

想起紙條上的內容,他內心更是一片亂麻,整個心隨著也是隨著隆隆的雷聲起伏不定。

如果紙條上的內容是真的話,那廖青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他也想趁機獨立?

這個念頭剛在他的腦海裡一升起,就被吳明搖頭否決,廖青並不是傻子,如果現在他自立的話,以青庭現在的地理位置,肯定馬上就成為眾矢之的,就算現在李鐵成了東漢王朝的實際掌權人,內亂不止,卻肯定不會容忍中西五省自立出去。

畢竟,中西五省的歷史地位和政治地位是遠遠不能和東漢的南交省相提並論的。

南交省只是東漢名義上的一個省份而已,被歷代帕家經營,除了保了個名義上的從屬地位以外,其他方面,已經和獨立王國沒有實際上的區別。

但東漢的中西五省卻是不同,五省地域廣闊,面積都相當於現在獨立出來的南蠻帝國了。而且歷來都是東漢親自任命總督跟各省都督,就算偶有動亂,在東漢王朝看來,也只是化外之民不服教化,癬疾之患而已。

當地的其他民族,雖然長期鬧民族情緒,但在這麼多年的潛移默化下,也早已把預設自己是東漢的一分子。

廖青真要自立,首先要受到東漢王朝的仇視,而且也肯定不得民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青庭草原西南,就是另一大帝國,波斯帝國,整個青庭省,在東南方,幾乎有一半的疆域和波斯接壤。

雙方就以雲達雪山為界,西南方為波斯帝國疆域,而東北則是東漢的青庭省。正因為雙方接壤的地方自成一個天險。所以波斯和東漢歷代都有過協議,互不侵犯。

東漢人真的要南征波斯,就必須越過達雅雪山才能進攻,同樣,波斯人真要直接進攻東漢,也必須翻越這道天塹。所以,無形中,這道看似脆弱的一紙協議,在達雅雪山的幫助下,在雙方心照不宣中,竟然維持至今。

兩大帝國當然不甘心被一道山脈阻擋自己的野望,東漢頻繁從沙洲調兵遣將,經西涼,擊南平,拼命向西部擴張,以期能夠打通一個南下波斯和北上北蒙的坦途。為自己疆域擴張開闢另外一個戰場。

而波斯人則更簡單直接,屢屢縱兵東進,兵鋒直指東漢南交省,希望能從南邊打通自己北上之路。

真的根據兩國協議,波斯人自然是違背了兩國互不侵犯之約。但東漢自然樂得見到雙方鬥個兩敗俱傷。自然不會以此去詰問波斯人。南蠻帕家在第一次波斯東侵之時,倒是遣使去過京都求援。但被東漢政府以各種理由推委,搪塞。最後假假的發了兩千海軍去進行“援助”,走至海灣省一帶時,卻“突遇大風,船隻折損大半,無奈之下只得進平島港口進行暫避”。

帕家當代家主接到這種藉口時,登時把檔案撕了個粉碎,據說連送信的鴿子都被他清蒸了。

從此之後,每次波斯人東征,帕家再也不曾向東漢求援。

這也許,是帕家在南交獨立的另外一個原因吧。

儘管波斯和東漢有互不侵犯條約,但寥青一旦自立,這條約自然也是廢了,波斯人為了吞下他,絕對不介意來次翻越雪山行動,這樣雖然補給困難,但舉全國之力,對付新立的且不穩定的“青狼軍”。好戰的波斯大帝腓力烈卻是肯定能夠做出來的。

畢竟,一旦成功,就可以以青庭草原為根據地,進而向北,向東橫掃,所謂的“達雅雪山”之險恐怕也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

洞外,雷雨交加,偶爾一道閃電劃過夜幕,也是匆匆的一閃而逝。然後雷聲隆隆而來。吳明呆坐在洞口,努力向漆黑的夜空中望去,希望能從中發現什麼,但他失望了,那一道閃電之後,整個夜幕再次變得漆黑,深沉而壓抑。

洞口,那堆篝火已經再次升起。成了無盡黑暗中的唯一光源。一陣陣山風吹來,攜帶著幾許雨珠,澆在火堆上“哧哧”做響。也映得吳明的臉明滅不定。

他深吸了一口氣,算了,猜不到就不猜吧,既然搞不清楚,就守護好自己身邊這點光亮,因為這天,終究會亮起來的。

想著想著,睡意逐漸襲來,他的兩個眼皮也開始逐漸打架,就這麼抱著赤宵,沉沉睡去。

……

有了行軍地圖

《指南建議》 西遊記2 第十四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