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小碑亭看碑文時,我的眼睛老被近旁鮮亮的綠色所誘,常常看兩眼碑文,便會不自禁地用餘光覓一眼那綠色,原來,碑旁側牆上開了一個長方形的拱門,透過水跡斑駁的拱門,可以看到野地裡草木繁茂,果樹伸枝展葉,翠生生的可喜,被陽光一打,綠得耀眼。

心在那一刻便也活潑潑地一跳。

看罷碑文出來,便在果木草叢中尋尋覓覓。那靜臥於蔓妙碧草間的青石古井就是靈源井了。古人在山根掘得活泉一眼,號為靈源,寺也由此得名。探頭去看,仍然如鏡映天,當年乾隆曾用此泉煮碧螺春茶,甘泉香茗,自是相得益彰。

附近的大殿臺基也是芳草萋萋,殿前空地上有棵1500多歲的古羅漢松,高30米,胸徑米,寬須3人合抱,軀幹挺拔筋節蒼勁,在滿塢草木中如鶴立雞群,這應是古廟遺物,東山最古老的樹,號稱“江南第一鬆”。

“古寺在境內,來生人外心。嵐光雨餘簷,樹色門前陰。施食舞山鼠,繙經訓野禽。問春春已去,苔徑石深深。”(《入靈源寺》明?孔貞明)從《東山志》中僅存的這首詩,可知靈源寺在明代已為古寺,而且是在山光樹色相映下的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到如今,果真是“問春春已去,苔徑石深深”了。

就這樣從一木一石中解讀久已遠逝的天地精華與人文遺韻,背景是觸目的綠葉,頭上綠枝橫斜,腳下綠草如茵,陽光如金片跳躍林間,行走其間無處不安寧,無處不熨貼。

咳,幹嘛要復建呢?現在不更好嗎?下次再來,還會有這樣的野趣和古意嗎?

肯定不會有了,一座座新建的大房子將徹底改變這裡的模樣。可到那時,我即使進到裡面,心也會轉過臉去。

轉過臉去,為尋覓現在眼前的一切。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秋訪碧螺峰(2)

這樣想著,雙腳已穿過林中的廟基繼續往山上去。半山以上是蔥綠的茶園,漫山遍野都是排列整齊的碧螺春茶樹,山頂建有一亭,近前可見“碧螺亭”三字,亭畔有一臥石,上題“碧螺峰”三個紅字。傳說遠在千年前的唐代,碧峰有野茶數枝山人採製泡飲,這就是碧螺春最早的來歷。

和近旁相連的群山一樣,碧螺峰海拔不高,山頭渾圓,種滿了茶樹,一球球,一叢叢,碧綠蒼翠。有幾株大楊梅樹未被清除,枝葉如綠傘撐開,十分婀娜有姿。所謂正宗碧螺春,據當地人介紹,須種植於果樹花樹之下,如枇杷、桂花、楊梅等,所以又叫籬笆茶,因而盡吸花香果味,前人俗稱“嚇煞人香”,以極言其香。康熙品嚐之後也極以為然,唯覺俗名不雅,遂提筆改為“碧螺春”,以其色綠如碧,蜷曲似螺,又為初春採摘,故名。

留幾株大楊梅王,也算是儲存了一點古風。

一位老茶農在茶園裡勞作,收音機掛在旁邊樹杈上,正在播放越劇。初時不見其人,先聞其樂,四圍青螺,那樂聲彷彿是從山的肚子裡飄出來的,一時有些恍惚。

這就是碧螺峰了。秋陽淡照,四望群山如綠色螺旋。一樣的茶山,憑什麼你獨稱碧螺峰?就因你上有仙鶴傳種,下有靈泉湧流?左顧右盼,忽覺茶為壺中之物,現天地如壺,以萬物為茶,人也在其中,無邊清氣從太湖升起,將一切浸透。

下山迷失原路,其實原本無路,是隨意擇林間空隙處而行,以致常忽攀高墩,忽繞樹叢,一路枝掛草纏。見附近山頭有茶農正在開荒,將山上原生植物連根挖去,平整山地種植茶樹,便跑過去打招呼,問有路下山嗎?答有,再過一個山頭。

放眼望去,所謂一個又一個山頭,其實是莫厘餘脈到這裡拉長了波段,更低更緩,只稍稍有凸凹罷了。

順茶農指點的方向,順著緩坡般的山頭往前走,果然出現了路,可以一路順利下山。

秋天的山林太美了,越往下走,綠色茶園便讓位於樹林,那各式各樣的樹,大多是野慄、橡樹,還有許多講不出名字的野樹,說“野”,是它們並非人工種植,純然天生。這些樹似乎都長得亂七八糟,如同小孩隨意劃拉出的塗鴉之作,單獨取出任何一棵都難登大雅之堂,但它們集合在這無人的山腰和山谷,便有一種野趣和大氣,像一群村姑擠擠挨挨勾肩搭背,如果她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嘩嘩大笑,那是風兒撩撥的結果。秋天又讓這些村姑換上了色彩絢麗的衣服,綠的、紅的、黃的、褐色的,連腳下都抖落了一地的胭脂。

就這樣在無人的幽谷裡經歷春夏秋冬,變換枯榮紅綠,讓人無意闖入之時,都被這“萬木霜天競自由”的自然景像深深吸引,回到人類童年天人合

《吳山荷》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