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2章 昭烈廟 (第1/2頁)

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刀了張飛一眼,關羽對著虎目含淚的關平斥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戰陣陷落敵手唯死而已,有何好哭?”

“百姓讓你我父子二人享香火千年,那就更應做好分內之事,今日起更應以興復漢室為己任!”

關平擦擦淚水,躬身道:“孩兒省得!”

二哥,孩子不是這麼教的啊……張飛心中嘆氣,只能上去拍拍大侄子肩膀:“如今我等已有防備,定不會讓二哥跟你折於麥城!”

嗯……二哥眼神的殺氣怎麼更加溢位了?

【小關廟街往北是點將臺街,這裡曾是蜀漢的練兵場,據說丞相歷次北伐也都是在此點將。

再往西南走一段是桓侯巷,221年張飛去世之後諡桓侯,在此修有張飛祠,雖然後來拆除,但依然叫桓侯巷。】

“俺……死了?”

“二哥歸天不過兩年,俺老張居然也沒逃過嗎?”

張飛怔住了,光幕此前一直不提還以為自己活的長久,萬萬沒想到在這裡得知如此突兀的訊息。

“翼德……”劉備看著自己三弟怔然的神色有點擔憂。

“嘿!”張飛搖搖頭一臉灑脫:“算算時間,俺老張死在了為二哥報仇的夷陵之戰,沒能砍了那孫權有點遺憾!”

“但至少二哥在泰山府君那兒也不孤單,對吧?”

關羽不說話,只是緊緊握住了張飛的手。

“就是可惜。”張飛咂咂嘴:“按俺老張死的時間,沒能看見光幕所說的夷陵七百里大火,不曉得是何等光景?”

關羽抽回了雙手,什麼三弟,我不認識!

劉備既想抽張飛腦瓜子一記,又心疼這個三弟也走在了自己前面,最終也只能交代一句:

“三弟,你還是少說話吧。”

【桓侯巷往南一點便是萬里橋,夷陵之戰後為了能北伐曹魏,丞相派費禕出使孫吳重結盟好。

這一趟註定會被孫權百般刁難,費禕也心知肚明,因此出發前長嘆:萬里之行,始於此橋。因而得名。

萬里橋向南是洗面橋,關平關羽戰死後劉備悲痛萬分,在此修建了關羽的衣冠廟。

劉備每次祭拜前都會焚香洗面祛風塵,因此得名洗面橋。】

看著自己的塑像劉備笑笑,對於後世如此銘記他們兄弟之情頗為感激。

而這衣冠廟也是應有之義,自己的兄弟如何不能祭拜?

孔明則是看著費禕的名字搖頭輕嘆:蜀魏是漢賊不兩立,孫吳可沒如此想法。

再算上荊州之敗和夷陵之敗,這費禕出使定然是難上加難,何止百般刁難,說不得應是百般羞辱。

如今定然不讓如此良臣受此折辱。

【洗面橋往西,便是最為重要的武侯祠了!

雖然都稱武侯祠,但實際上是由漢昭烈廟、武侯祠、三義廟和惠陵組成。

既是名勝古蹟,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堂並與陵園合一的名勝。】

劉備不知道該做何種表情,光幕很早就說過有武侯祠,並且當時也有文字說武侯祠內有蜀漢忠烈,當時還覺得這祠廟名字頗為奇怪。

結果鬧了一圈實際上這就是自己的廟?只是孔明的名頭太大才導致這個名字沒多少人提?

面對劉備幽怨的眼神孔明也只能乾咳一聲,心裡雖然有點美滋滋的,但一定不能被主公看出來。

“大哥你要這麼想。”張飛開導道:“你的陵墓都在這兒了,後輩們來這兒對軍師只是拜拜,對大哥你那真的是在與伱上墳吶……哎哎哎,大哥你拔劍幹嘛!你不想想哪個皇帝能有你這待遇,每天都有萬兒八千人來上墳呢!”

如此追了兩圈劉備只能鬱悶的還劍入鞘道:“躺在其中每天看這麼多漢家後輩倒也不錯,但是不是太吵了一點。”

“至少大哥你完完整整葬進去了……二哥你看我作甚?”張飛左右張望一下,還是決定就此止住話題。

【咱們順著門進來,首先要看的是右手邊的三絕碑。

何謂三絕?

其一文絕,撰文者裴度出生在安史之亂後,歷仕七朝官至宰相,與白居易交好,是晚唐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其文盛讚丞相有事君之節、開國之才、立身之道及治人之術。

其二書絕,謄文寫碑者柳公綽與其兄柳公權均為當時書法大家,其書端肅渾厚,古樸自然,是為一絕。

其三德絕,後來四川巡按使讚歎武侯之功德,與裴文柳字垂於不朽。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筆趣趣》 第72章 昭烈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