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章 號二更 (第1/3頁)

山楂丸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了窯廠之外,還有碎石廠,都得清算。

當初建老窯廠的時候,潘陽出了一千,姚寶忠出了兩畝地外加兩百塊,而潘兆豐只出了一百塊,老窯廠按著原先出資比例折算就成,麻煩的是新窯廠和碎石廠,孟廣美堅持要平分,因為建這兩個廠的時候,潘兆豐已經有足夠能力跟其他二人出相同的錢,而且新窯廠和碎石廠無論是建設還是購買材料方面,都是從公賬上支的錢,實在是一團亂麻。

說白了,這個時候誰臉皮厚誰就能討要到更多東西。

因為潘陽和姚寶忠目前仍在合作,所以張學蘭和韓乃雲算是拴在同一根繩子上螞蚱,她們面對的首要敵人是孟廣美,再來就是潘兆豐。

這個時候還沒撕破臉皮,男人不好動嘴吵嚷,只能由她們的女人出面,既互相爭吵又向老頭子潘恆春表達自己的不滿,不可謂是場撕逼大戲,吵得潘恆春腦瓜子嗡嗡作響,撇開姚寶忠不說,老大和老三都是他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也是為難吶!

來老潘家之前,潘兆豐兩口子早已經商量好了對策,孟廣美清晰的傳達了她男人的意見,堅持道,“大哥,雖說我們最初建廠時沒有出多少錢,老窯廠就算了,我們不要,可新窯廠我們可沒少出錢又出力,碎石廠就拉倒了,你們要留就自己留著,可窯廠至少分我們幾孔啊,你現在既然不想分我們窯孔,折算的錢又不合理,大哥,你這做事也太不地道了,我們跟著你幹這麼些年,就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如果你不想給我們分窯孔,那在折錢方面你至少得在原有基礎上再給我們兩成的錢。”

聞言,張學蘭倒抽了一口涼氣,饒是她不識字的一人,天天聽他們算賬也整明白了幾成是怎麼回事,當初建新窯時零零碎碎統共花了將近五千塊,新窯就挨在老窯旁邊,他們拿四畝地換了三畝半,還倒找了人家兩千塊,再有剛建成的碎石廠,少一些也投入了四千多,加起來可是有一萬二了,他要多分兩成的錢,那是什麼個概念!

張學蘭道,“廣美,你可真會算賬,多管我們要兩成的錢,你怎麼不乾脆來搶錢算了,王有地的事擺在這兒還沒解決呢,你們兩口子倒好,不想承擔責任,現在還想著多分錢,儘想美事了,我不管你大哥怎麼說,這事我是堅決不能同意的!”

張學蘭要是能輕易同意,那就不叫張學蘭了,孟廣美不跟她撕逼,而是跟老頭子潘恆春道,“阿噠,這幾年我們兆豐乾的活,你也是看在眼裡的,大嫂說我們儘想美事,我們能叫想美事嗎?窯廠只要冒一天煙囪就能有盈利,折成現錢算什麼,我們要是硬要幾孔窯過來,招兩個小工立馬就能燒磚了,一翻一合間,我們得損失多少吶。”

其實孟廣美說得不無道理,一直以來,孟廣美和朱秀芝都不一樣,朱秀芝就只會透過鬧事來為自己爭取利益,可孟廣美不同,她是個聰明人,深知這樣只會引人反感,她也不跟誰吵架,就把事情擺在桌面上,讓老頭子看看,再把姿態放低一些,那叫以退為進。

真論起口才,張學蘭和韓乃雲加起來都抵不過一個孟廣美吶。

潘恆春豎耳朵聽著孟廣美的有理有據,吧嗒吧嗒抽著菸袋,屋裡的幾個男人,除了潘陽以外,都是老煙槍,整個堂屋就跟仙境似的,煙霧繚繞。

潘陽受不住了,起身把堂屋門給開啟了一扇。

潘陽冷不丁這麼一開門,差點沒把外頭的三個女人整得摔跟頭。王家美、姚祺妹、潘士雲,這三人一個緊挨一個,趴在門上偷聽裡面動靜呢。

潘陽忍不住搖搖頭,側了側身,道,“想聽就進來,在門口偷偷摸摸像什麼樣!”

三個女人訕訕的笑,王家美和姚祺妹分別坐到她們男人旁邊,至於潘士雲,則是蹭到她娘跟前坐著,若是平時,她一準去跟她阿噠坐,可今天不行,她阿噠好歹是一把手,坐在上崗位置,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她哪裡敢坐呀。

等孟廣美說完了,潘恆春咳嗽了一聲,扭頭對坐在他身邊的潘陽道,“老大,廣美這話說得也有道理,你有什麼意見?”

從方才到現在,潘陽幾乎沒說什麼話,任由這幾個女人爭論,眼下潘恆春指明要她發表意見了,潘陽也不廢話,直接道,“我還是那句話,窯廠和碎石廠不可能分給你,至於廣美說的折算多分兩成,想這樣也行,前提是窯孔坍塌的責任老三一樣得承擔,王有地住院花的錢還有他家裡人看護花費,以及他後續索要的賠償,都是我們三個平分。”

打從王有地出了事,三房幾乎沒管過這事,錢都是經由潘陽手支出,

《奮鬥在70年代》 第6章 號二更(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