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0章 這就是我的米婭 (第1/3頁)

賈思特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週一之後,在福克斯影業的強勢發力下,短短几天時間,關於《蝴蝶效應》的媒體風向就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相對於偏重主觀傾向的媒體影評,普通人顯然更容易受到現實資料的影響。

首周2169萬美元票房。

次週末17%的微弱跌幅。

平均7.7的觀眾評分。

所有這些,無疑都顯示著《蝴蝶效應》的影片質量遠沒有影評人抨擊的那麼差勁。在福克斯影業刻意地輿論引導下,公眾逐漸意識到,《蝴蝶效應》的一邊倒差評,很可能就是有人故意抹黑的結果。

隨後,新聞集團旗下的《紐約郵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進一步讓很多人相信了這一點。

事情還是要回到三月份西蒙突然受到的媒體質疑,《紐約郵報》的一位記者發現,當初在《紐約時報》上刊文質疑西蒙的那位獨力撰稿人馬克·霍靈頓最近突然購買了一輛嶄新的法拉利跑車。

於是,問題就來了。

馬克·霍靈頓以往的收入根本不足以讓他支付這樣一款昂貴的跑車。

那麼。

錢是哪來的?

是不是因為受人指使抨擊某個天才少年而突然賺到的外快?

作為一家發行量巨大的八卦小報,《紐約郵報》以各種沒節操新聞知名。為了避免遭受誹謗訴訟,這篇文章完全沒有直接對馬克·霍靈頓發起類似質疑,但言語中卻處處將觀眾朝某一方面進行引導。

面對《紐約郵報》的指責,馬克·霍靈頓非常‘配合’地第一時間就出面反駁,聲稱跑車是他分期付款買來的,並沒有支付全款,自然也就不存在任何‘外快’。

《紐約時報》或許是不願再蹚這趟渾水,馬克·霍靈頓這次的澄清文章只能發表在另外一份報紙《每日新聞》上。

這下更熱鬧了。

眾所周知,市場定位類似發行量也不相上下的《每日新聞》和《紐約郵報》完全是死對頭,兩家都很沒節操的報紙幾乎是完全撕破臉地經常隔空對罵,相互間甚至還會將對方的老闆魯伯特·默多克和莫蒂默·扎克曼拎出來貶到一文不值。

現在,隨著馬克·霍靈頓在《每日新聞》上進行澄清,雙方戰火又起。

這種媒體撕扯通常都很難有什麼結果。

倒黴的卻是馬克·霍靈頓。

事情越鬧越大,他收錢抹黑西蒙·維斯特洛的事情在這一番撕扯中莫名其妙的就被坐實了。

如此熱熱鬧鬧地一直到4月24日,週五。

由於媒體風向的轉變和福克斯影業不遺餘力的營銷攻勢,《蝴蝶效應》第二週整週的票房跌幅相對於週末三天繼續收窄,僅有15%,再收1828萬美元。

兩週時間,《蝴蝶效應》的總票房就已經達到3997萬美元。

只是這接近四千萬美元的票房,就已經讓《蝴蝶效應》擠入1987年度已上映電影總票房第四名的位置,僅次於《羅拉快跑》、《致命武器》和迪斯尼1月份上映的一部《殘酷的命運》。

西蒙這邊,忙碌於手邊一大堆事情的同時,他也配合福克斯影業再次做客NBC的《今夜秀》,花了幾分鐘時間討論《蝴蝶效應》的創作靈感之類。

雙方的合約上,西蒙雖然有著配合影片宣傳的義務,但他其實是那種非常不喜歡拋頭露面的人。

不過,彼得·桑德斯在邀請西蒙參加脫口秀時,直接送來了一張30萬美元的支票,還表示影片北美票房突破一億美元,福克斯影業會再支付西蒙一筆獎金。

對方如此上道,西蒙自然也盡力配合。

與此同時,邁克爾·奧維茨的拜訪之後,羅伯特·雷德福第二天就給出回應,願意接受50萬美元外加5%利潤分成的片酬條款。

上週六的派對之後,麥當娜夫婦考慮了幾天,同樣給出了回應,表示願意客串小兔子和小南瓜的角色。最終談妥的條件是夫妻倆一起拿走50萬美元片酬。

此外,西蒙還同意為麥當娜下半年的新專輯寫一首歌。

敲定這些,《低俗小說》此時已經擁有羅伯特·德尼羅、羅伯特·雷德福和約翰·特拉沃爾塔三位巨星加盟。麥當娜和西恩·潘夫婦的名氣同樣不容小覷。

800萬美元預算就組合出了如此強大的演員陣容,欣喜若狂的獵戶座影業特意在週四召開了一次新聞釋出會,大張旗鼓地對外公佈了西蒙新作《低俗小說》的名稱和一系列參演大咖名單。

下午時分。

《狩獵好萊塢小說》 第100章 這就是我的米婭(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